近期,东华大学王华平研究员团队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弹性基体,碳纳米管(CNTs)为活性传感材料,通过同轴湿法纺丝工艺制备了一种具备裂纹结构的一体式TPU/CNTs核鞘纤维应变传感器。该纤维传感器展现出104级的超高灵敏度、低于0.01%的检测限以及超过100%的宽工作范围,可满足全范围人体运动检测要求,为克服灵敏度与工作范围之间的权衡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其次,一体化的整合策略提供了强界面结合力,为传感器的长期循环稳定性提供了保障。最后,通过与聚氨酯纤维纺织整合,获得了可用于手势识别的智能手套,利用蓝牙无线传输技术与手机或计算机协同工作,在手指训练和盲人辅助等方面具有应用潜力。总之,一体式核鞘纤维传感器将为人体运动检测以及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开发提供广阔的平台。该工作以“Crack-Based Core-Sheath Fiber Strain Sensors with an Ultralow Detection Limit and an Ultrawide Working Range”为题发表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上。文章第一作者是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屈向阳。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东华大学创新基金的支持。
图1 基于同轴湿法纺丝技术的TPU/CNTs核鞘纤维的制备流程图。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ami.2c04559
通讯作者简介
陈仕艳简介:
东华大学材料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致力于细菌纤维素形成机理、多重结构调控、原位制备及功能材料研究。获得2014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4/12),2014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1/10), 2015年上海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3/12), 2015年桑麻纺织科技一等奖。2018年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第十五届上海市妇女代表大会代表。
王华平简介:
东华大学材料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高性能纤维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产业用纺织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致力于纤维科学和工程研究,在聚酯纤维材料改性、加工及其资源综合利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3项;获中国纺织学术大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改革开放40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参与制订“中国化纤工业十二五及十三五规划”、创建中国化纤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平台、建设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制造业创新中心、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纤维分卷,推动行业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及标准体系建设。
课题组介绍
东华大学化纤工程研究中心团队,起源于涤纶高速纺丝课题组,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是纤维成形理论研究与工程技术开发的专业团队。团队秉承科教融合的教育理念,坚持做有价值的研究,致力于纤维材料的创新研究与技术开发,在纤维新材料设计、纺丝成形理论与技术、功能纤维和高性能纤维、纤维绿色制造与智能制造等方面形成了多个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并拓展至复合材料、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等相关领域。
承担国家“六五”、“七五”、“八五”攻关项目,“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十三五”、“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省市部重点基础项目,以及企业技术开发项目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 ,省市部科技奖多项;基础研究成果发表在行业有影响力的杂志上,技术开发成果获得多项国内外授权专利并部分实现转化。

- NTU魏磊、浙大陈梦晓团队 Adv. Sci.:热拉制技术制备自愈合多功能纤维 2024-05-06
- 大连海事大学宋永欣教授团队 AFM:深海静压自平衡、自驱动式柔性触压传感器用于物体自主抓取 2024-03-04
- 宁波材料所茅东升/陈海明团队 Adv. Mater.: 负焓助力热塑性弹性体长程回弹 2023-12-21
- 国科大郭存悦/深大陈光明、杜春雨 CEJ:有机碳化修饰碳纳米管及其高温稳定热电性能 2025-02-14
- 四川大学王延青 ACS AMI:使用 3D 导电网络硅-碳纳米管复合阳极增强锂离子电池 2025-01-12
- 广工闵永刚/黄锦涛团队 ACHM:用于集成热管理和电磁波吸收的高性能聚酰亚胺/聚吡咯-碳纳米管@PCM复合材料 2025-01-10
- MIT利用水凝胶打造出遇毒发光的活性传感器 2017-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