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京大学武伟教授系统评述:一种可精准合成的纳米材料——单分子聚合物纳米材料
2019-01-25  来源:高分子学报

  得益于肿瘤的高渗透和滞留效应(EPR),纳米材料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展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而高分子纳米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结构的多样性和可改造性等优点,与其他类型的纳米材料相比,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然而,传统的高分子纳米材料,例如高分子胶束、囊泡和纳米颗粒等,由于制备方法的限制,结构和尺寸不易控制,化学稳定性较差,性能重现性不高。只有有效地克服这些缺点,才能将高分子纳米材料更好地推向临床应用。

  武伟教授课题组在《高分子学报》2019年第3期“高分子青年学者”专辑发表的专论中报道了利用可控合成策略合成的多种不同拓扑结构的单分子聚合物纳米材料的合成和功能化方法以及生物应用,这些材料包括环糊精聚轮烷(polyrotaxanes)、树枝状聚合物(dendrimers)、星形多臂聚合物(star-shaped multiarm polymers)、刷形聚合物(cylindrical polymer brushs)等。它们的尺寸涵盖几纳米到数十纳米,形貌结构包含了球状和一维蠕虫状。这些单分子聚合物纳米材料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如尺寸和化学结构易于实现精准控制,结构可设计性强,易于引入高密度的活性官能团用于化学修饰和功能化,化学稳定性好,药理学和药动学性质高度可重现,因而很好地克服了传统纳米材料可控性差的缺点,更好地满足了临床应用的要求。另外,专论还指出单分子聚合物纳米材料的精准可控性为探索纳米材料的构效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为利用可控合成策略可以方便地制备出尺寸、表面化学或几何形状为唯一变量的一系列单分子聚合物纳米材料,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尺寸、表面化学和几何形状对生物性能的影响规律,为纳米材料的结构设计提供重要指导。最后,专论为单分子聚合物纳米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和临床应用提出了前瞻性的预期。

  论文链接:http://www.gfzxb.org/fileGFZXB/journal/article/gfzxb/newcreate/gfzxb20180191wuwei.pdf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