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阴离子聚合理论难以解释现象的研究 |
|
|
资料类型: |
PDF文件
|
关键词: |
|
资料大小: |
913KB |
所属学科: |
分子表征 |
来源: |
201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 |
简介: |
阴离子聚合已有较长的历史,现在仍然是特殊结构聚合物合成的主要方法之一。但迄今为止尚难以控制聚合速率与抑制副反应,且适合阴离子聚合的烯烃单体太少,原因是其基本理论存在较大缺陷的缘故。正如全世界大学的教科书所刊载,经典阴离子聚合机理认为活性中心可呈现为自由离子对,松散离子对,紧密离子对以及缔合离子对,且相互间存在一个可相互转换的平衡。缔合离子对被认为是不能引发聚合的,靠平衡转化成自由离子对或松散离子对,去引发聚合。但却无法解释聚合物窄分布;聚合速率不随极性调节剂单调上升;以及含有相同反离子的不同引发剂去引发同一种单体聚合时,聚合速率存在巨大差距等现象。该经典理论在困惑了近50-60年后,一些研究者依靠现代的检测技术,对其提出了挑战。如Watanabe et al[1]利用氘代聚苯乙烯锂在环己烷中去引发苯乙烯( St)的聚合,以避免在采用NMR研究链增长反应时引发过程的干扰。他们发现经典阴离子聚合机理认为缔合引发剂不能引发聚合是错误的。又如Stellbrink et al[2]将1H-NMR与小角中子散射相结合,在线检测了特丁基锂( t-BuLi)引发的丁二烯的阴离子聚合。他们发现与经典理论不同,实际上在引发过程远未结束以前,链增长实际已经进行到很高程度了。而且在引发期间,差不多有近100个活性聚合物链团聚在一起,但随着聚合过程的进行而消失。他们认为该团聚体是引发剂分子与活性
链的混合体。这些结果都明确表明,经典阴离子聚合机理并非完全正确 |
|
作者: |
郑安呐,管涌,危大福,王继铭,束明泽
|
上传时间: |
2014-10-20 15:32:14 |
下载次数: |
0 |
消耗积分: |
2
|
立即下载: |
|
|
友情提示:下载后对该资源进行评论,即可奖励2分。 |
|
报告错误: |
1.下载无效
2. 资料明显无价值
3. 资料重复存在 |
|
|
|
你还没有登录,无法发表评论,请首先 |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源由网友推荐,来自互联网,版权属于原版权人,如果不慎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撤除。本站中各网友的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