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通常由硬段和软段组成,其具有较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可调控的机械性能和易加工性,它们可呈现出形状记忆效应。对于生物医学应用而言,形状记忆聚氨酯的生物相容性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不可降解的聚氨酯手术缝合线在移除时通常会造成二次损伤,并在伤口处留下疤痕。尽管现阶段有源自脂肪族酸(如乳酸)的可降解聚氨酯,该类材料在降解时会在生物体内引发炎症反应。因此,设计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形状记忆聚氨酯对于其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最近,北师大朱晓夏、贾永光教授团队将动物来源的天然分子胆汁酸引入聚氨酯中作为硬段,以低分子量聚乙二醇作为软段,通过一锅法制备了一系列线性聚氨酯(图1)。胆汁酸衍生聚合物的降解产物具有较高的pKa值(约5.0),不会引起酸性毒性。
图1.(a)胆酸基聚氨酯的合成路线,(b)红外光诱导自收缩缝合线,(c)胆酸基聚氨酯中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图2. 胆酸基聚氨酯的易加工性和力学性能。通过(a)浸涂和(b)静电纺丝加工技术制备的管状聚氨酯产品。(c) 含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的制备的聚氨酯的应力-应变曲线(拉伸速度为100 mm/min),(d)不同拉伸速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图3. 胆酸基聚氨酯的形状记忆性能:(a) 样品可在80 °C下5秒后即可恢复到原来形状,(b)双重形状记忆曲线。(c)三重和四重形状记忆效应的恢复过程,以及(d)热响应和红外响应的自紧缩手术缝合线的应用。
图4. 胆酸基聚氨酯样品缝合大鼠伤口后经红外刺激响应的自收紧过程,(b) 分别使用胆酸基聚氨酯样品、聚乙二醇酸和尼龙缝合线缝合大鼠伤口后,经过5天和10天的伤口表面图像。
图5.使用三种不同缝合线缝合大鼠伤口(a)5天和(b) 10天后对伤口部位进行的H&E细胞染色图。黄色箭头:浆细胞;绿色箭头:淋巴细胞;蓝色箭头:巨噬细胞。
图6. 通过Masson染色图像。利用三种不同缝合线缝合后10天的(a)伤口部位,(b)图(a)中黄色区域的放大图像,以及(c)图(b)中的胶原过滤图像。蓝色区域:胶原纤维或细胞;红色区域:毛囊或脂肪组织;黑色区域:细胞核。
该研究成果以“Tunable Bio-Derived Skin-Like Shape Memory Fibers for Smart Suturing.”为题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第一作者为华南理工大学刘欢硕士,通讯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的王考进、贾永光和朱晓夏教授。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412565
下载:Tunable Bio-Derived Skin-Like Shape Memory Fibers for Smart Sutu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