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3D)打印技术由于能够高精度和高速度地构建复杂的生物结构,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复杂支架的微创植入仍然是一个挑战。体外打印成型的3D支架在移植到目标组织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开创手术,从而造成一定的组织损伤。随着微创手术技术在临床的普及,以更小的体积通过微创技术递送3D打印支架,并在目标组织中响应生理微环境自动变形恢复三维结构,将更有利于临床应用。四维(4D)打印技术为微创手术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同时又不会牺牲复杂的结构。但4D打印结构的可逆形状变形通常是从二维到三维的单维度变形,使得打印结构难以通过狭窄的手术导管。此外,打印结构在体内发生水响应形变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力学损失,不适于高湿度环境下的生物医学应用。
图1 DTPU支架的刺激响应与遇水硬化机理、及其经导管递送后体内多维度变形过程。
【DIPU遇水硬化机制】
图2 DTPU遇水硬化展示与机理。
【体温触发形状记忆和水响应可编程变形】
图3 DTPU体温触发形状记忆和水响应可编程变形。
【多材料4D打印支架的可编程变形及应用概念验证】
总结:研究开发了适用于多材料4D打印的两亲性动态热固性聚氨酯,结合形状记忆、可编程变形和遇水硬化特性,通过多材料打印和多维度变形实现打印支架的微创递送。体外和体内实验展示了打印结构从2D固定为1D临时形状,能够在体温和体液刺激下从1D形状转变为3D形状,用于组织损伤替代与支撑。通过整合多内源刺激响应和微创植入,为3D打印支架的微创递送提供了一种策略,展示了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潜力。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45938-0
- 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彭玲/中国药大刘潇璇/港大黄思齐 ACS AMI:两亲性树形分子包裹的伊马替尼针对转移性卵巢癌的有效治疗策略 2025-01-06
- 苏州大学张伟教授团队 Angew:消旋聚合物体系中全局域手性的动态切换 2024-11-13
- 北化徐福建/赵娜娜/申鹤云《ACS Nano》:两亲性聚氨基酸纳米佐剂介导的光热增强免疫治疗 2024-11-13
- 北化尹梅贞教授团队 AFM:萘酰亚胺共轭螺吡喃 - 用于信息加密的双态发射和光响应动态荧光色 2025-02-21
-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员团队 AFM:在蓝相液晶温度-时间依赖性动态图案的多墨水协同印刷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5-02-18
- 上科大郑宜君教授课题组 Nat. Commun.: 构建具有可见光响应的时空动态粘弹性水凝胶用于探究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 2025-02-07
- 南洋理工大学周琨教授团队 MSER:混合4D打印柔性多功能复合材料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