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安交大徐光魁教授、清华冯西桥教授课题组 JMPS: 活性软组织的动态高阶失稳与自发恢复
2023-11-26  来源:高分子科技


  活性软组织的屈曲和折叠不仅是细胞适应拥挤环境的保护机制,而且是更好履行其生理学功能的重要途径,如大脑、小肠内壁等通过褶皱增加表面积来实现相应功能。现有的研究中,生物软组织的失稳研究通常被视为静态或准静态过程,但它们在较短时间尺度上对动态载荷的响应仍然难以捉摸。最近,一项有趣的实验表明,上皮组织作为一层薄的活性软组织,在动态压缩下表现出迥异于惰性材料的屈曲行为。首先,在高压缩应变率下,它经历了高阶(如三阶)屈曲模态[1(a)],这在软组织的静态力学研究中很少报道。其次,在一定的压应变范围内(ε≤0.35),屈曲形态可以自发地恢复到平面状态,这是传统屈曲或后屈曲理论无法充分解释的[1(b)]。第三,变平后,上皮组织呈现出一定的张力恢复,这与屈曲惰性材料也有很大不同。此外,上皮组织与细胞都表现出惊人的标度律流变响应特征。目前,动态载荷下细胞与软组织等活性生物材料的变形行为和力学机制,特别是在较短的时间尺度下,仍然知之很少。


 1 不同应变率下上皮组织的高阶屈曲以及自发恢复的后屈曲行为。


  为了探究细胞、软组织等活性生物材料的动态屈曲和后屈曲行为,西安交通大学徐光魁教授与清华大学冯西桥教授等通过建立多尺度细胞结构力学模型(图2),发现压应变率下生物材料的变形可分为加载、相变和应力恢复三个阶段。然后,基于粘弹性板理论,理论推导出了压缩应变率与屈曲模态之间的解析关系,揭示了粘弹性特性定量调节活性软材料的屈曲模式。进而,建立一个最小模型来量化主动张力如何控制自发变平和应力恢复的后屈曲行为。最后,提供了大范围应变和应变率作用下软组织形态演化的相图。 


 2 上皮组织受压屈曲后的应力演化全过程。


高应变率下软组织的高阶屈曲行为


  在加载阶段,软组织在高应变率下表现出高阶屈曲行为,且屈曲模态与应变率高度相关(图3)。基于粘弹性板理论,理论推导出了屈曲模式与压应变率之间的解析关系,揭示了活性软材料粘弹性特性定量调节其屈曲模式的机制。 


 3 软组织屈曲模态与应变率的解析关系。


软组织自发恢复的后屈曲行为


  在相变和应力恢复阶段的研究表明,由肌动蛋白网络产生的主动张力使细胞结构对外部应力变化具有主动适应性,从而赋予软组织更好的抗弯曲能力。在相变阶段,变平时间是主动张力和粘弹性变形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了最小模型,来预测不同应变或应变率下的变平时间,且与模拟结果吻合良好(4)。 


 4 软组织自发恢复过程中,变平时间与加载应变和应变率的解析关系。


  此外,研究应力恢复阶段的主动张力恢复比表明,主动张力在驱动软组织变平的过程中被消耗(5)。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存在一个压应变阈值,在此阈值以下,主动张力被完全耗尽。此时,软组织将不再具有抵抗弯曲的能力。理论预测阈值(ε≤0.4)与实验数据(ε≤0.35)十分接近。 


 5 软组织变平后主动张力的恢复比与加载应变的解析关系。


不同应变和应变率下的应力演化路径


  根据应变和应变速率的变化,受压后的软组织应力演化过程可以分为三种:无应力恢复的屈曲(仅含图2的阶段III),有应力恢复的屈曲(含有阶段I, IIIII),无屈曲(仅含图2的阶段IIII)。通过所发展的最小模型和数值模拟,构建了用于区分不同加载条件下软组织形态演化的相图(图6)。该相图系统地展示了应变和应变率对软组织动力学响应的影响,为研究活性软组织的形态发生提供了理论指导。 


 6 大范围压应变和应变率下软组织形态演化的相图。


  以上研究成果以“Dynamic high-order buckling and spontaneous recovery of active epithelial tissues”为题于1115日在线发表在固体力学旗舰期刊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上。论文第一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多尺度力学-医学交叉实验室博士生王欢,通讯作者是西安交通大学徐光魁教授和清华大学冯西桥教授。


  徐光魁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材料力学,在细胞、细胞群体、软组织等不同尺度上探究活性生物材料的力学变形与运动机制。近5年,在单细胞尺度发表相关工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2021, 12: 6067)、《Science Advances》(2022, 8: eabn6093)、《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2020, 137: 103872; 2022, 167: 104989;2024, 182:105476)、《Acta Mechanica Sinica》(2022, 38, 222006)等期刊;在细胞群体尺度发表相关工作在《Advanced Science》(2022, 9: 2105179)、《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2022, 169: 105077; 2023, 177: 105327)、《Biophysical Journal》(2022, 121: 1931; 2022, 121: 4091)等期刊,在软组织尺度发表相关工作在《Nano Letters》(2023,23:9618-9625;2023, 23:7350-7357 )、《ACS Nano》(2019, 13:12062)、《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2021, 147: 104280;2024, 183:105496)、《Acta Mechanica Sinica》(2023, 39, 623129)等期刊。这些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等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22509623003009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