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电子器件在健康管理和人机交互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彻底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大潜力。然而,大多数柔性电子设备需额外配备供能装置,不可避免的增加系统故障概率,影响穿戴舒适性和美观性。因此,开发集成了能量供给的柔性电子器件是很有必要的。过去十年间,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基于摩擦电、压电、热电和湿度发电原理的自供电传感器,分别通过摩擦、压力、温度梯度、湿度梯度驱动。与上述原理不同,通常用于电池的金属—空气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在无需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无需任何外界刺激驱动,具有高稳定性的优势。因其反应速率受外界环境调控,具有应用于自供电传感器的潜力。
图4 CEH传感器在非接触式人机交互和疾病预防中的应用。a) 非接触式传感测试示意图。b-c)传感器在水面以上不同距离的电学信号响应。d-i) 基于CEH传感器的非接触式人机交互可以有效避免病毒传播,与之对比传统的接触式传感器会显著增加病毒传播风险。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3133-y
通讯作者简介
张莹莹,清华大学化学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课题组主要研究兴趣是面向生命健康监测的纳米碳材料与、丝蛋白材料及两者的功能复合材料,发展其在柔性电子器件、智能织物和特种纤维领域的应用。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主题编辑,Matter、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功能材料与器件等期刊编委。课题组主页:www.yyzhanggroup.com
- 苏大李刚、中山大六院黄丹丹/郅敏 IJBM:丝素蛋白搭载CUR/5-ASA双药肛瘘支架 2024-11-05
-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潘绍武研究员 Adv. Funct. Mater.:原位成型生物电极实现高度共形、稳定的电生理信号界面 2024-04-30
- 重庆大学蔡开勇/冯茜团队 ACS Nano:基于自编织技术制备的GSH响应性和H?S自生成纳米笼用于优化肿瘤免疫治疗 2024-04-04
- 华南师范大学张振:纤维素纳米晶和氧化石墨烯共乳化Pickering乳液制备光热相变微胶囊用于太阳能和热能存储 2024-08-16
- 中北大学王智教授团队:基于粉煤灰基沸石/还原氧化石墨烯/苯并噁嗪的有效散热防腐涂层 2024-08-19
- 北化贾晓龙教授、杨小平教授 Adv. Compos. Hybrid. Ma.:碳纤维复合材料新型耐高温界面相的构建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4-04-28
- 安农大叶冬冬/中国药大周湘 AFM:“微流控纺丝黑科技 - 扭曲纤维素纤维开启自供能尿液监测新应用”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