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非富勒受体材料的发展,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高达13%,其中短路电流高达18-25 mA cm-2,填充因子多在65-75%之间,但是相应的开路电压却多低于1V,这也成为限制光电转换效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瓶颈。此外,高电压电池可以用于串联电池中,以便获得高于2V的开路电压,为水分解制备氧气与氢气提供足够的电压,促进太阳能驱动水分解的发展。
高的电压损失(30.6 V)是导致有机太阳能电池开路电压较低的主要原因。原则上讲,开路电压与给体材料的最高占有轨道(HOMO)能级和受体材料的最低未占轨道(LUMO)能级差息息相关。因此,降低给体材料的HOMO能级或者提高受体材料的LUMO能级可以有效地降低器件的能量损失,从而实现高电压。但是实际上,开路电压的提高往往伴随着短路电流的降低,这也导致开路电压高于1.1V,光电转换效率高于8%的器件仍然屈指可数。因此,深入研究其中的结构性能关系是十分必要。根据分子轨道理论,当材料中含有相同的给电子和吸电子的构筑单元时,其产生的材料具有相近的分子能级(如图(1))。采用相同的构筑单元分别设计给受体材料,有助于获得具有相近HOMO和LUMO能级的给受体材料,从而极大地降低器件的能量损失。
图(1):材料的分子能级与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关系示意图以及他们设计给受体材料采用的构筑单元。
基于上述设计思想,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周二军课题组和瑞典林雪平大学高峰课题组合作,利用相同的缺电子单元(苯并三氮唑BTA)作为构筑单元分别设计给体材料和受体材料,用于实现相近的LUMO能级。如图(2)所示,给体材料J61由苯并二噻吩衍生物(BDT)作为给电子单元和二氟取代的苯并三氮唑(BTA)作为缺电子单元,噻吩作为桥联单元偶联得到。受体材料BTA2,BTA1和BTA3是采用引达省并二噻吩(IDT)作为中间的给电子单元, BTA单元作为桥连单元,噻唑烷二酮(BTA2),绕丹宁(BTA1),双氰基绕丹宁(BTA3)分别作为封端单元,偶联得到。前期的工作已经证明,BTA1 (Adv. Energy Mater. 2017, 7, 1602269.) 和BTA2 (ACS Macro Lett. 2017, 6, 410.)是一种理想的小分子受体材料,和经典的聚-3-己基噻吩(P3HT)共混,分别能够实现1.02 V和1.22V的开路电压。
图(2):他们设计的给受体材料以及相应的开路电压和器件效率。
在该工作中,不同的封端单元可以微调受体材料的LUMO能级,便于进一步研究电压损失与电荷分离驱动力的关系。通过各项实验表征,给、受体材料之间的LUMO能级差分别为:0.05, 0.21, 0.35 eV,HOMO能极差分别是0.11, 0.14, 0.17 eV,相应的能量损失分别为:0.64,0.61,0.62 V。最终获得高开路电压分别为1.30,1.26,1.14 V。通过电致发光实验获得电荷驱动力分别是0.03,0.07,0.11 eV,其中,只有J61:BTA3 的器件具有足够的电荷驱动力,可以实现激子的有效分离,获得65%的外量子效率,最终表现出8.25% 的光电转换效率。(Adv. Funct. Mater.,2017, DOI: 10.1002/adfm.201704507)实验表明通过能级的微调可以同时实现材料的高开路电压和高短路电流,从而获得高效率的电池器件。该项工作证明,基于相同的缺电子单元设计相应的给受体材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实现超高开路电压的方法。同时,也进一步证实苯并三氮唑(BTA)是一种构建小分子受体材料的理想单元。
论文链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1704507/abstract
- 中科院青能所逄淑平和王啸团队 Angew:多官能聚合物界面层构筑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2022-11-16
- 四川大学彭强教授团队 AFM:在聚合物中引入强极性基团优化有机太阳能电池共混形貌以提升器件性能 2022-10-08
- 中科院青能所逄淑平团队Angew:聚丙烯腈强配位作用降低钙钛矿电池界面电压损失 2021-12-11
- 郑州大学孙晨凯课题组 ACS Nano:低成本聚合物给体PTQ16-10实现19.52%效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2024-12-31
- 南科大何凤教授课题组《ACS Mater. Lett.》:主链调控增强溶液聚集优化纤维状网络形貌实现高效的氯介导聚合物给体 2023-08-18
- 江西师范大学陈义旺/廖勋凡团队《Adv. Mater.》:三元聚合和区域异构化策略构建高效三元聚合物给体材料 2023-05-01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周二军课题组 Nano Energy: 分子取向调控方法及对光伏性能的影响 202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