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新加坡燃料油价格走势图。(图片来源:北京中期)
二、 基本面简况及需关注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在全球中的所占的分量也越来越大,中国股市及商品市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也在扩大,中国商品市场的率先反弹也令全球的商品市场受到提振,虽然中国仍没有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但是其影响已经举足轻重,“中国需求”已经成为了众多商品市场上的一个重要的炒作因素。
2009年全球的炼油利润处在历史的地位,这打压了炼厂的生产积极性,全球的炼厂开工率普遍不高,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这也使得燃料油的供应被动减少,正如我们在第一部分:国际原油篇中提到的,美国的炼厂开工率在2009年基本维持在80~85%之间波动,2009年大部分时间的开工率低于2008年,也是近5年比较低的水平,比过去5年的开工率平均低5个百分点,这里除了美国原油需求不力之外,炼厂本身积极性不高也是一个原因。炼厂的开工率低导致包括燃料油在内的各种油品供应均有所下降。
2009年亚洲燃料油的需求形势总体较好,来自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需求相对较为稳定,新加坡船供燃料油的需求成为亚洲燃料油市场的需求亮点。据新加坡海事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前10个月新加坡的船供燃料油市场的销售总量为3032万吨,同比增长3.4%,随着新加坡船供燃料油市场的扩大,新加坡的燃料油库存水平比2008年有所提高。
1、燃料油库存状况
总体上讲,在2009年,新加坡燃料油的库存呈增加态势,年初时不到1500万吨,而到年底时则超过了2200万吨,这也在一定程度山显示了需求的有所减弱。另外,轻质馏分油及中质馏分油的库存则略有增长。
这里轻质馏份油包括汽油和石脑油。中质馏分油包括航空燃料、煤油和柴油。重质燃料油(渣油)包括高含硫和低含硫燃料油、低硫含蜡渣油和直馏常压渣油。渣油不包括沥青。
国内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燃料油的库存在2009年则有明显的增加,在危机以前,基本维持在10万吨附近,2008年底开始持续增加,至2009年7月份,最高点接近50万吨,此后有所下降,但截至2009年底,总量依然维持在40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