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骨骼
华盛顿州立大学苏斯米塔·博斯带领研究小组,耗费4年时间开发类骨骼物质。他们发现,在生物陶瓷粉主要成分磷酸钙中添加硅和氧化锌可以使其强度提升一倍。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是整形外科领域一类重要的骨修复材料,可模拟人体自然骨结构,适宜细胞和骨组织的长入。
研究人员使用一部先前用于打印金属材料的3D打印机制造类骨骼物质。它在粉末层上喷出塑料黏合剂,粉末层厚度仅为一根头发丝宽度的一半。粉末层层叠加,干燥后达到要求的支架厚度,然后在1250摄氏度下烘烤2小时。
实验室环境下的未成熟骨细胞生长测试显示,支架上的骨细胞在移植一周内开始生长。在兔子和老鼠身上的活体实验同样得到可喜效果。
主修复
研究人员说,这种类骨骼物质可被添加到受损自然骨上,当作支架材料,促使细胞和骨组织生长,而且这种类骨骼物质可最终降解,没有“明显负面效果”。
他们说,数年后,医生可利用这一技术定做更换骨组织。
3D打印只需在电脑上操作,非常方便。博斯在发表于《牙科材料》杂志的报告中写道:“你可以把这种类骨骼生物陶瓷粉用作回填材料,它可以成为你在电脑上画出的任何形状。”
“我们开发的是可控降解……10至20年后,医生可将这种骨支架用于与骨生长有关的治疗,”博斯说,“比如颌骨固定或脊柱融合术。”
用途广
3D打印机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实际上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快速成型装置。它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
这一技术如今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人们用它来制造服装、建筑模型、汽车、巧克力甜品等。
将3D打印技术引入骨骼制造并非博斯首创。2009年,瑞士研究人员复制出一名男子的拇指骨骼。
德国夫琅禾费界面工程与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人员把立体打印技术与双光子聚合技术相结合,于今年开发出血管打印技术。打印时,打印机发出两束强激光,焦点对准同一分子。这个分子同时吸收两个光子,即所谓的双光子聚合。经过双光子聚合的分子变成一个有弹性的固体,研究人员用它来制造高精度的弹性结构,也就是血管。
- 福建物构所王剑磊、吴立新团队 IJBM:利用原位发泡3D打印技术将微孔聚乳酸/甲壳素纳米晶复合支架用于骨组织工程 2024-09-14
- 深圳先进院阮长顺、哈工大韩振宇 Nat. Commun.:变纤维直径3D打印技术为梯度仿生结构构建提供新策略 2024-04-12
- 江南大学张丹教授团队 STOTEN:基于挤出式同轴3D打印技术构建多孔结构吸附剂 2023-05-18
- 华工/北化张立群院士、郭宝春教授团队《Adv. Mater.》:基于弹性骨骼网络制备新一代热塑性硫化橡胶 2023-04-04
- UCL宋文辉教授和KCL Lieberam教授 AM: 生物基弹性体纳米纤维引导光基因控制的人类诱导多功能干细胞衍生骨骼肌纤维 2022-03-18
- 东华大学杨曙光教授团队Adv. Sci.:受骨骼肌纤维结构启发的聚合物人工肌肉驱动器 2022-03-10
- 苏大李刚教授、美国Tufts大学Ying Chen教授/David Kaplan院士合作 AFM:人工培养肉 - 食品行业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