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弹性体(LCEs)由棒状液晶(LC)分子(介晶体)通过弹性体聚合物网络连接而成。它们在室温下呈现具有方向性有序介晶体 (mesogens) 的向列相,而在高温下呈现无序的各向同性相,从而实现显著的热诱导形变。因此,LCEs 成为软体机器人和形状变形等新兴应用的有力候选材料。近年来,LCEs 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现代 LCEs 的合成、加工与热机械行为之间的基本关系仍然很大程度上不清楚。这一知识空白因不同类型的 LCE(如多域、单域、向列起源和各向同性起源)而进一步复杂化,每种类型在不同的实验条件和应用中被制造和使用。
近日,美国东北大学白若冰教授团队通过结合广泛使用的两步法制备、机械表征和理论建模,探索了各种液晶弹性体(LCEs)在热力学中的合成-加工-性能关系,发现了一种新的关系,涉及软弹性、热诱导自发形变以及聚合过程中预拉伸之间的联系。基于经典理论和作者的实验结果,开发了一种本构模型来描述各个类型 LCE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单轴拉伸性能表现。该文章总结了各向同性起源、向列起源、多域和单域 LCE 的详细特性,表征了 LCE 的热诱导自发形变以及其温度依赖的单轴应力-应变响应。该理论预测与不同温度下单轴应力-应变响应的实验结果高度一致。
各向同性起源和向列起源 LCE
软弹性和热诱导自发形变
图 4. 不同预拉伸比 λpre的向列起源 LCE 的热诱导自发形变。(a) 无应力单轴拉伸比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在高温下,每条曲线达到一个恒定的残余拉伸比,记为 λr 。 (b) 高温残余拉伸比 λr 随预拉伸比λpre 的变化关系。
温度依赖的单轴应力-拉伸响应
本文结合实验和理论,研究了不同 LCE 单轴热力学行为中的合成-加工-性能关系。通过两步法,制备了各向同性起源的多域 LCE 和具有不同预拉伸比的向列起源 LCE。在高温下,向列起源 LCE 在小的预拉伸下完全收缩至其各向同性起源的参考长度,但在较大的预拉伸下仍保持有限的残余拉伸。这里将这一非单调行为与相应的各向同性起源多域 LCE 中观察到的软弹性联系起来。进一步地,作者开发了一种本构模型,描述了所有所研究 LCE 在合成-加工依赖下的单轴热力学行为。理论预测与各类型样品的实验结果高度一致。作者希望本研究能够为结合实验和理论来理解 LCE 的热力学行为提供统一的方法,并为未来基于 LCE 的软体机器人和形状变形应用提供指导。
论文信息与链接
Wei, Z., Bootwala, U. H., & Bai, R. (2024). Synthesis-Processing-Property Relationships in Thermomechanics of Liquid Crystal Elastomers.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105977.
DOI: https://doi.org/10.1016/j.jmps.2024.105977
- 中国科大李木军团队 ACS Nano:复合冷场3D打印液晶弹性体实现近环境温度响应,智能手环精准监测心率! 2025-02-18
- 宾夕法尼亚大学杨澍教授团队 Sci. Adv.:液晶弹性体/锆钛酸铅柔性热释电能量收集器 2025-02-17
- 清华大学杨忠强课题组 Matter 综述:智能液晶弹性体纤维 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