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基储能系统由于其固有的安全性、低成本以及锌金属负极(高理论容量、低氧化还原电位和丰富储量)的优点,已被认为是电网规模储能系统的合适候选者。然而,锌金属表面寄生副反应及枝晶生长严重限制了其循环寿命和稳定性。当进一步应用于高锌利用率、低N/P比和间歇条件等实际场景时,副反应影响更加显著,严重阻碍了锌基储能系统的商业化进程。构筑稳定的电极/电解质界面是一种有效抑制副反应的策略。然而,目前开发策略过程相对繁琐,存在添加剂易分解导致副反应抑制不足的风险。因此,探索简单有效的方法实现高利用率的锌金属负极具有重要意义。
东华大学焦玉聪研究员前期围绕聚合物电解质结构设计以提高锌基储能系统性能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基于Hofmeister效应在电解质内构筑三元氢键,有效调节凝胶电解质在低温下的机械性能和电化学性能(Adv. Mater. 2022, 34, 2110140);设计聚合物酸凝胶电解质实现正极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的同步提高(Angew. Chem. Int. Ed. 2023, 62, e202215060);设计磷酰胆碱两性离子保护层防止水与锌金属的直接接触抑制副反应(Angew. Chem. Int. Ed. 2023, 62, e202307271);以及四价Zr4+离子交联凝胶电解质通过静电屏蔽效应实现无枝晶锌金属负极(Energy. Environ. Sci. 2023, 16, 4561-4571)等工作。
图1 BE,PMC和PMCNA调控电解液结构及锌沉积行为示意图
图2 EDL结构调节表征
图3 锌沉积行为及副反应抑制表征
图4 Zn/Zn2+可逆性表征
图5 Zn//PANI和Zn//AC性能表征
以上研究成果近期以“Guiding Zn Uniform Deposition with Polymer Additives for Long-lasting and Highly Utilized Zn Metal Anodes”为题,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ngew. Chem. Int. Ed. 2023, e202314456)上。东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冯豆豆为文章第一作者,焦玉聪研究员和武培怡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314456
- 浙工大冯杰/张静团队、浙江省人民医院周佳 AHM:用于组织修复和预防术后粘连的“Janus”两性离子水凝胶贴片 2024-12-10
- 中北大学杜文浩、四川大学张熙 Mater. Horiz.:聚两性离子电解质水凝胶实现UCST-LCST温敏行为的精准调控与转换 2024-11-29
- 中山大学付俊教授团队 Adv. Mater.:基于Hofmeister效应的强韧、不溶胀两性离子水凝胶传感器用于水下传感 2024-10-12
- 南昌大学陈义旺教授、胡笑添教授团队等 AFM:聚合物网格的有序构建实现效率超过20%的可拉伸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2023-03-19
- 新型飞机燃料聚合物 可提高飞行安全 2015-10-16
-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设计可修复性能的聚合物添加剂 2008-10-22
- 东华大学武培怡/焦玉聪团队 EES: Zr2+交联凝胶电解质实现无枝晶锌金属负极 202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