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林业大学蔡旭敏副教授联合黄申林教授、港中深唐本忠院士、赵征教授,在前期松香基BioAIEgen的研究(Nat. Commun. 2021, 12, 1773; Chem. Eng. J. 2023, 451, 138627)基础上继续开发具有新颖骨架结构的色烯基BioAIEgen。相关成果以“Chromene-based BioAIEgens: “in water” synthesis, regiostructure-dependent fluorescence and ER-specific imaging”为题发表于《National Science Review》。
图1. 文献报道的BioAIEgens和本文报道的色烯基BioAIEgens
在这项工作中,作者通过绿色的水相体系构建了一类天然色烯骨架的BioAIEgen (CATB-R)。该类化合物在单分子态与固态均表现出位置异构依赖荧光特性,即6号位取代产物相较于7号位具有更强的红移发射,表明在分子水平可通过位置的调节成功地调控宏观性质。此外,CATB-6-OMe的多晶型依赖荧光验证了聚集结构在其宏观性能中的重要性。此外,天然骨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使其实现特异性靶向内质网成像。该研究提出采用水相合成手段构筑新型BioAIEgen骨架结构的新策略,为开发新型BioAIEgen提供指导思路(图1d)。
图2. 水相合成色烯基BioAIEgens
图3. 色烯基BioAIEgens的单分子荧光特性和激发态结构
图4. 色烯基BioAIEgens的区域位置异构化的聚集态荧光特性
图5. 色烯基BioAIEgens的同质多晶特性
图6. 色烯基BioAIEgens的内质网成像
在此工作中,作者运用水相胶束体系构筑了一类新的色烯基BioAIEgens,高于甲苯溶剂的产率使该反应具有绿色和可持续的特点。6号位取代比7号位取代产物更强的红移发射体现的位置异构依赖荧光与CATB-6-OMe (Cb和Cg)的多晶型依赖荧光分别阐明了分子结构、聚集结构和宏观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此外天然骨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使其实现特异性靶向内质网成像。因此,这项工作不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水相合成途径来获得基于色烯BioAIEgens,而且通过取代基及其位置的变化赋予它们可调节的荧光和成像能力。该研究提出采用水相合成手段构筑新型BioAIEgen骨架结构的新策略,为开发新型BioAIEgen提供指导思路。
作者简介
蔡旭敏,副教授,江苏省“双创博士”,曾就读于南京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等,2016年起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专业——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工作。与“聚集诱导发光”创始人唐本忠院士长期合作,开展林木生物质资源高值化利用和AIE研究相结合的特色研究道路。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生物基(松香、木质素、香豆素和色烯等)AIE材料的分子设计、发光机理、聚集态构效关系、光学诊疗和防伪加密等应用,致力于拓宽现有石油化学品基AIE材料的研究对象,提升生物质资源的附加值。近3年代表性SCI论文有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accepted;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23, nwad233;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12, 1773;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3, 466, 143353;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3, 451, 138627;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20, 230, 115649等。任《生物质化学工程》青年编委。
唐本忠,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Fellow”、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负责人,曾任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带头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现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华南理工大学和德国威利出版社(Wiley)联合期刊Aggregate主编、《中国科学:化学》副主编、《化学进展》副主编、Adv. Polym. Sci. (Springer)编辑等。在国内外顶尖杂志上发表论文1600余篇,他引十六万余次,h指数为177。曾先后获得多项荣誉及奖励,如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17),Nano Today Award (2021),Biomaterials Global Impact Award (2023),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第27届夸瑞兹密国际科学奖(2014)、美国化学会高分子学术报告奖(2012)、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裘槎高级研究成就奖(2007)、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2007)和爱思唯尔出版社冯新德聚合物奖(2007)等。
赵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助理教授,校长青年学者,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精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分子聚集体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港中深第二附属医院AIE临床转化中心执行副主任。赵征教授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后赴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21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开展研究工作。当前的研究兴趣包括新型聚集体光功能材料、聚集体光敏剂及其应用、近红外二区材料及其应用。已在Nat. Commun、JACS、Angew. Chem. Int. Ed.、Matter、ACS Nano.、Adv. Mater、Adv. Funct. Mater.、Nat. Sci. Rev、Mater. Today、Chem. Sci.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论文总计被引用7000余次,H-index为46。目前兼任科学出版社聚集诱导发光系列丛书编委,Aggregate期刊顾问编委,National Science Review期刊青年编委,Smart Molecules期刊青年杂志编委,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期刊青年编委,集成技术期刊青年编委,National Science Review客座编辑,Biomaterials期刊客座编辑等。
黄申林,教授,博士生导师,林产化学与材料国际创新高地运行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黄申林教授于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获博士学位,后赴德国马普煤炭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任南京林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入选 “江苏特聘教授计划”。主要从事森林生物质资源化学利用和林草病虫害防治绿色药物研发。已在Nat. Commun、JACS、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
文章作者:Xu-Min Cai*, Yuting Lin, Jianyu Zhang, Ying Li, Zhenguo Tang, Xuedan Zhang, Ying Jia, Wenjin Wang, Shenlin Huang*, Parvej Alam, Zheng Zhao*, and Ben Zhong Tang*
文章题目:Chromene-based BioAIEgens: “in water” synthesis, regiostructure-dependent fluorescence and ER-specific imaging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93/nsr/nwad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