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一维弹性导体的独特性能以及广泛应用
鉴于此,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剑副教授团队基于纤维层面,对实现一维弹性导体的可拉伸性和导电性的制造方法与形成机理进行深入探究,并总结了目前可穿戴织物的研究前沿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待与展望。文中重点总结了纤维结构设计实施策略(共轴,屈曲,断裂等)以赋予一维导体良好的可拉伸性以及电阻稳定性;同时从材料选择的角度,文中涉及基于导电高分子、碳基纳米材料、液态金属,以及水凝胶、气凝胶材料,极大拓宽了可穿戴材料领域对于材料选择的认知,对日后开发新型一维导体指明了前进方向。文章以“Stretchable One-Dimensional Conductors for Wearable Applications”为题,2022年12月在线发表于期刊《ACS Nano》。
图2. 不同结构的一维弹性导体示意图
图3. 赋予一维弹性导体高拉伸性的策略
导电材料可大体通过六种策略赋予其良好的拉伸性能(图3)。对于一些本征一维弹性导体,形成二维或三维螺旋结构可赋予纤维特定的拉伸性能,并在施加以及释放应力时保持电阻的稳定性(图3-a);对于导电纳米复合材料,是将导电纳米材料均匀填充到弹性基质中,纤维导电性与导电填料的本征电导率以及填料与非导电基质的复合态有关(图3-b);碎片化通常指裂纹的倍增,在可控状态下会对材料整体力学和电学性能产生影响,通过拉伸时产生的高密度裂纹,刚性材料(如碳纳米管)在弹性体内的拉伸性能显著提高,且这些裂纹可形成无接触损耗的导电通路(图3-c);共轴结构是赋予一维弹性纤维拉伸性及电阻稳定性的一种有效策略,对于本征刚性的导体芯材,可采用预拉伸的方式在卸下应力后形成屈曲结构,这样在纤维之后的拉伸过程中,屈曲结构将得以释放,从而赋予了纤维良好的拉伸性和电阻稳定性(图3-d);而对于液态金属,由于其在受到形变时不储存机械力,在拉伸过程中液态金属在弹性管中的流动会导致纤维导电性没有大的损失,因此可作为具有超高电导率及拉伸性一维导体的填充材料(图3-f);加捻是一种制造纱线的简易而又经典的方案,通过缠绕或过度缠绕可产生另一层级上的缠绕结构,同样可赋予纤维更高的拉伸性以及更优异的电阻稳定性(图3-e)。
尽管一维导体及其应用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但可拉伸一维导体或设备原型仍处于成长和发展的早期阶段。在它们能够被大规模生产并完全集成到实际设备中之前,必须克服科学、工程和安全挑战。提出目前的挑战和探索可拉伸-维导体的方向是很有必要的。这就要求金属级的导电性、大变形下的结构或功能一致性、 长时间的耐久性、与纺织技术的整合、舒适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和成本效益。
所述文章中,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聂明宇、特聘副研究员李柏霄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周剑副教授为第一通讯作者。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You-Lo Hsieh 教授& 特拉华大学Kelvin Fu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文献链接:Stretchable One-Dimensional Conductors for Wearable Applications.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2c08166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剑团队介绍
研究方向:先进电子与纤维材料
研究兴趣:有机/无机半导体的合成制备及应用研究;先进纤维及织物电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植物资源固废转化与应用研究;气凝胶新型制造方法及产业化应用研究;柔性电子技术与健康医疗
团队现有特聘副研究员1名,博士后3名,硕士5名。团队拥有完善的材料合成与表征实验室、材料加工与器件等实验室,中山大学东校园化学与材料综合楼中团队科研场地面积超120平方米。现已配置微型高分子合成反应釜,导电高分子液相和气相合成装置、冷冻干燥机、超临界干燥设备、真空手套箱、匀胶机、多通道温度采集系统、四探针表面方阻仪、新型离心纺丝机、小型及中试湿法纺丝机、纳米纤维素提取分离系统、激光雕刻切割机、真空管式炉、万能拉力机等实验设备与仪器。
团队与国内外多个课题组,包括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中科大、四川大学等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在国际交流中形成了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本课题组长期招聘具有材料、化学、物理、机械、电子等背景的本科生、硕士、博士后、特聘副研究员、特聘研究员和国内外访问学者来进行学习与研究。现有新型有机/无机半导体的合成制备、植物资源固废转化与应用、高性能纤维与气凝胶材料, 锂电池软包铝塑膜等方向的博士后需求。
课题组主页:
https://mse.sysu.edu.cn/teacher/126
https://www.x-mol.com/groups/zhou_jian
- 四川大学傅强/邓华教授团队《Adv. Funct. Mater.》:核壳硅橡胶@银微球密堆积助力高性能可拉伸导体 2023-09-20
- 华南理工大学刘岚教授团队《AFM》:基于受阻脲键及氢键协同作用的半包埋高稳定可拉伸导体 2021-04-29
- 东华大学游正伟教授Natl. Sci. Rev.:生物集成电子新材料“肽聚糖启迪的生物友好型超快自愈合弹性体” 2020-08-20
- 吉大孙俊奇教授团队 Macromolecules:基于“刚柔相济”微相分离结构设计制备兼具耐低温与耐高温性能的高强度热塑性弹性体 2025-01-22
- 陆军装甲兵学院张勇等 ACHM 综述:先进被动日间辐射制冷 - 从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到多功能集成化应用 2025-01-03
- 川大雷景新教授团队江亮/雷元 AFM:通过多级强弱动态结构设计低应变下的高应变响应和可回收传感器 2024-12-27
- 陕科大马建中教授/闫凯副教授 AFM:新型高效电磁波吸收的多模态可穿戴织物传感器 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