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大丁汉院士、吴志刚教授团队 ACS AMI: 电子竞争合作机理调控得到梯度多孔弹性体
2022-11-02 来源:高分子科技
面对复杂/非结构化的应用场景,软体机器人有必要配备智能化的机械结构,例如具有可编程形态和各向异性实时响应的结构感知一体化本体。多介质得益于其内部丰富的孔隙分布,可以集成承载多种功能单元,有望作为机器人结构感知一体化界面和本体。但是当前多孔介质中,孔的大小多是从纳米级到微米级且孔的分布是随机的,从整体上看是各向同性的,不仅大大降低了与外界交互时的各向异性,而且也难以胜任毫米甚至厘米尺度的软体机器人作业。因此,对于软体机器人常用的弹性体如硅橡胶,亟需开发一种结构与传感一体化的各向异性本体的可控制备手段。

图1 梯度多孔结构机理、性能与应用的概念总览
图2 梯度多孔结构构造过程与电子竞争合作机理
图3 机械性能调控与表征
图4 功能层构造表征与重构

图5 多刚度物体识别的GPS界面
图6 线驱仿生各向异性一体化多孔象鼻子
此工作不仅为软体机器人本体结构传感一体化提供了新的材料与制造思路,而且也拓展了液态金属在催化调控领域的作用。该工作以“Partial Liquid Alloy Microdroplet Sedimentation Induced a Gradient Porous Structured Elastomer with a Tunable Property for an Anisotropic Robotic Bulk”为题被选为封面发表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上。共同第一作者是博士后张硕与博士生宗子盛,通讯作者为博士后张硕与吴志刚教授。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52188102 和U1613204)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1M701311和BX20220126)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2c12384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苏科大叶常青教授团队连发 AFM/Small: 液态金属-聚合物体系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2025-01-22
- 之江实验室马志军、清华危岩《Adv. Mater.》:具有长期生物相容性的可植入生物电极 - 液态金属柔性纤维织物 2025-01-15
- 南洋理工周琨教授、东南大学刘小将研究员 AFM:毛细力辅助液态金属三维图案化 2024-12-09
- 纳米能源所陈翔宇研究员团队 Nat. Commun.:含水梯度多孔弹性体突破摩擦电传感器线性区间极限 2024-12-10
- 四川大学张兴栋院士团队孙勇/樊渝江《Small》:仿生基质重构3D打印梯度多孔支架再生微环境加速骨再生 2023-02-15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宋仕强副教授《Nano Energy》:仿生策略用于构建高灵敏度和宽压力范围的压力传感器 2022-07-05
- 东华大学陈志钢教授团队 AFM: 仿生设计碳纤维/二氧化钛@聚吡咯光热-电热织物用于全天候海水蒸发 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