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又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全球人口患病率约为2-3%。由于银屑病病程较长,病症顽固,目前临床尚未很有效治愈银屑病的方法。常见的治疗手段如皮肤涂抹糖皮质激素以及维他命D派生物一般只对轻症有作用,并且还会带来如对皮肤产生刺激性等不良反应。而对于银屑病重症病人所采用的抗TNF-α生物制剂等系统性治疗,长期使用会给病人带来高的感染或患癌风险。
尽管银屑病的发病机理很复杂,近年有报道指出游离核酸(cfDNA)在银屑病进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临床数据显示在银屑病重症病人的血浆中cfDNA含量明显上升,而进一步的研究也表明在破损皮肤中大量存在的抗菌肽LL37可与银屑病病人自身DNA形成免疫复合物打破免疫耐受,引起非正常免疫反应。因此,中山大学陈永明教授和刘利新副教授团队创新性地将阳离子聚合物纳米颗粒(cNP)涂抹到银屑病皮肤上进行局部治疗,利用cNP与cfDNA的高结合力来破坏DNA-LL37免疫复合物,抑制核酸复合物引起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和原代表皮细胞的激活,达到了减缓银屑病模型中红斑、鳞屑、硬化等症状。值得一提的是cNP在银屑病样食蟹猴中仍然发挥出有效的治疗效果,且cNP在皮肤各层有较多的积累,却没有过多进入系统循环去各个脏器,因此没有产生明显的系统毒性,具有很好的临床转化前景。
图1. 局部涂抹cNP抑制银屑病中免疫反应的原理示意图。
图2. 外用cNP治疗银屑病食蟹猴的结果:(A)皮损表观变化;(B)PASI得分;(C)皮损组织切片HE染色。
这些研究结果展现一个结合游离核酸材料作为外用药治疗皮肤炎症的崭新策略,尤其是在非灵长目实验动物上取得效果表明该项研究具有很高的临床转化前景,有望进一步用于银屑病临床治疗中。相关成果以“Topical nanoparticles interfering with the DNA-LL37 complex to alleviate psoriatic inflammation in mice and monkeys”为题,于2020年7月31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梁慧怡为第一作者,刘利新副教授和陈永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论文连接: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31/eabb5274
- 西工大李鹏教授课题组 Sci. Adv.:可选择性杀灭ESKAPE耐药菌的含氟两亲性阳离子聚合物 2024-09-01
- 港中深唐本忠院士/北师大何本钊 Angew:吡啶鎓-炔点击聚合 2024-05-04
-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阮长顺团队 AFM:小分子阳离子聚合物增强海藻酸盐生物墨水的打印性和生物活性 2023-12-14
- 宁夏大学孙辉教授团队 Macromolecules:分子内环化诱导自组装可控制备多面体纳米颗粒 2024-12-19
- 兰州大学卜伟锋/兰州化物所蔡美荣、周峰/西南科大常冠军 Macromolecules:动态共价聚合物-纳米粒子复合油凝胶润滑剂 2024-08-25
- 暨南大学戴箭课题组 Adv. Funct. Mater.:溶瘤病毒样纳米颗粒用于肿瘤特异性基因递送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