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潘凯研究员在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 16.836)上发表了题为“1D/2D Nanomaterials Synergistic, Compressible, and Response Rapidly 3D Graphene Aerogel for Piezoresistive Sensor”的研究论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具有3D互连的分层微观结构的纳米纤维增强石墨烯气凝胶。
石墨烯气凝胶通常通过氧化石墨烯的还原与冷冻干燥制备的。但是,氧化石墨烯在制备过程中容易发生团聚,使得气凝胶孔隙结构不稳定,在较大形变使用时容易发生坍塌,限制其在压阻传感器领域的应用。目前,通过控制石墨烯气凝胶的孔隙结构、对石墨烯进行化学改性、引入纳米材料等多种方法来提高石墨烯气凝胶的传感性能。此外,研究表明,不同纳米材料的引入可协同提高石墨烯气凝胶的感应性能和力学性能。因此,制备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传感性能的石墨烯气凝胶传感器仍然是一个挑战。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碱处理后的PAN纳米纤维(aPAN)与氧化石墨烯(GO)为前驱体,通过水热还原的方式成功制备了一种纳米纤维增强石墨烯气凝胶(aPANF/GA)。该气凝胶具有三维互联的分层结构,表面处理过的PAN纳米纤维作为支撑支架贯穿整个石墨烯网络。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薄片之间嵌入良好的aPAN纳米纤维作为支架,使气凝胶的机械强度达到43.54 kPa。此外,由于aPAN纳米纤维增强的rGO薄片不仅形成了薄片层,还形成了相邻的壁,可以保持GA气凝胶优异的导电性,因此具有良好的传感性能。这种纳米纤维增强石墨烯气凝胶具有28.62 kPa-1的高压阻灵敏度和宽范围(0-14 kPa)的线性灵敏度。当其作为压阻传感器时,压缩弹性很好,在3Pa下的响应和恢复时间分别快约37和14ms,结构稳定性和传感耐久性好,经过2600次循环后,在20%压缩应变下,电流信号值为初始信号值的91.57%。此外,组装好的传感器可以监测人体喉部、腕部脉搏、手指、手腕、膝关节的实时运动情况,表现出良好的灵敏度。这些优异的性能在可穿戴设备和改善人机交互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第一作者为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曹雪媛,潘凯研究员为本文的通讯作者。这项研究得到了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2019JZZY020218)的支持。
文献信息:Xueyuan Cao, Juan Zhang, Siwei Chen, Russell John Varley, and Kai Pan. 1D/2D Nanomaterials Synergistic, Compressible, and Response Rapidly 3D Graphene Aerogel for Piezoresistive Sensor[J].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0:2003618.
全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2003618
- 武汉大学陈朝吉/四川大学张伟 ACS Nano:仿生梯度水凝胶电解质界面优化构筑稳定锌离子电池 2025-07-21
-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侯春生研究员团队 ACS Nano:黄麻纳米纤维素精准调控肠道菌群,重建微塑料损伤的肠道微生态平衡 2025-07-04
- 苏大程丝教授/福大赖跃坤教授/安农大朱天雪教授 NML 综述:用于监测物理、生理信号和体液信号的电纺纳米纤维基复合材料的最新进展 2025-06-20
- 华南农大杨卓鸿/胡洋、阿尔伯塔大学曾宏波 CST: 基于香草醛固化剂和改性氧化石墨烯的高强度、耐老化、可回收环氧防腐涂层 2025-07-11
- 四川大学王延青 AFM: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协同双工程设计硬碳 - 边缘钝化与催化SEI设计以实现超高初始库仑效率钠离子电池 2025-07-10
-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团队 《Nat. Commun.》:无溶剂热塑性发泡法制备超弹性石墨烯气凝胶 2025-07-09
- 香港城市大学王彬课题组 CEJ:植物启发梯度孔气凝胶 - 实现界面蒸发中的快速水传输与低蒸发焓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