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研究简介】
清华大学化学系张洪杰院士团队致力于稀土发光功能材料和稀土生物技术基础和转化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稀土近红外纳米发光材料生物成像、诊疗及其在脑重大疾病AD诊断中的应用探索;稀土上转化换微激光器研发及生物应用;轻质高强稀土蛋白纤维材料;稀土-框架核酸协同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稀土蛋白酶用于塑料降解及刺激响应稀土流体材料。
成果转化项目包括:(1)发光波长可调的稀土交流LED灯,用于健康照明和农业补光;(2)稀土环保着色剂,可替代有毒有害染料产品,用于各种产品着色;(3)高粘合生物医用稀土蛋白胶水,用于皮肤护理和外科手术粘合和修复;(4)用于国家安全的高端稀土功能材料。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中科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理事长。长期致力于稀土功能材料的研究,以材料的结构与功能关系为研究重点,致力于解决影响学科发展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发展了系列材料制备的新方法和技术。并将基础、高技术及应用研究有机结合,研制出的稀土新材料已成功应用于稀土交流LED照明、稀土环保着色剂、航天航空高超风洞测温、稀土镁合金汽车零部件、国家安全等领域,满足了国家的战略需求。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被他人引用36000多次,获授权发明专利72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吉林省特殊贡献奖、吉林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澳大利亚金袋鼠世界创新奖等奖项等。
【招聘要求】
申请人应具有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具有三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具有丰硕的研究成果;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并有意向申报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
具有化学、生物、物理、材料、信息等方面的教育和研究背景,具备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稀土相关项目研究经验或技术能力的申请人优先考虑;
符合清华大学化学系申报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的有关规定。
【待遇条件】
申报成功后薪酬根据清华大学相关政策执行。
享受清华大学对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的相关待遇。
【应聘方式】
- 华南理工大学郭子豪团队 Angew:供体工程构建高性能、高操作稳定性的n型有机电化学晶体管材料 2025-07-21
- 巴黎高科化学学院李敏慧教授与合作者 JACS: 创新型“类酶”纳米材料 → 饿死癌细胞 2025-07-20
- 苏大钟志远/邓超、苏大附一院朱晓黎 Nat. Commun.:肿瘤血管适应性、粘附性和可吸收性微球用于可持续的经动脉化学栓塞治疗 2025-07-09
-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李琳琳 AFM:筋膜枪协助可生物降解压电神经导管促进外周神经修复 2025-07-23
- 南林蔡旭敏、港中深唐本忠/汪文锦团队 AFM: 松香基天然电子受体构建TICT活性的双功能BioAIE材料 2025-07-22
- 香港中文大学张立教授团队 Nat. Commun.: 具有选择性增强生物界面粘附的磁性纳米贴纸 2025-07-16
- 四川大学冉蓉、崔为 Adv. Mater.:基于本体共聚实现无溶剂制备强韧物理水凝胶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