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杨洪教授课题组在人造肌肉材料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科研团队研制了一种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互穿网络结构液晶弹性体材料,其具有超强的力学性能,在人造肌肉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志》杂志上。
液晶弹性体是一种典型的双向形状记忆材料,具有形变大、形变可逆等技术优点,在仿生器件、软机器人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经过长达四十年的发展,液晶弹性体研究仍停留在实验室层面,未实现工业化应用;限制其应用的关键科学问题是:液晶弹性体在形变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太小,无法满足实际应用场景的力学性能需求。例如,人的骨骼肌收缩应变大于40%,应力大于0.35 MPa,弹性模量大于10 MPa;对传统的液晶弹性体材料而言,收缩应变不是问题,应力也勉强可以达到,但是弹性模量一般在0.1~1 MPa,低了整整一到两个数量级。
科研团队另辟蹊径,采用将聚氨酯液晶弹性体和聚丙烯酸酯液晶热固体的小分子前体组分混合、再同步交联的技术途径,制备了一种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互穿网络结构液晶弹性体材料,其收缩应变、应力、弹性模量分别达到了46%、2.53 MPa、10.4 MPa,首次全面满足了液晶弹性体基人造肌肉的力学性能要求。
如下图所示,该新型人造肌肉材料具有超强的力学性能,其发生伸缩形变时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都远远超出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在热刺激条件下,该材料可以拉起自身重量3万倍的物体。
论文日前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杂志(Lu, H.; Wang, M.; Chen, X.; Lin, B.; Yang, H.* “Interpenetrating Liquid-Crystal Polyurethane/Polyacrylate Elastomer with Ultrastrong Mechanical Propert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9, 141, DOI: 10.1021/jacs.9b06757. )。论文第一作者为17级博士生陆海峰同学。
- 北大杨槐/北科大胡威团队 Small: 液晶弹性体中分子开关异构化行为的动态编程锁定 2025-03-14
- 四川大学蒲伟、肖尧予/舍布鲁克大学赵越 Angew :基于材料-结构协同作用的体温与自然阳光响应型动态液晶弹性体自持驱动器 2025-02-27
- 浙大徐彦教授团队 Sci. Adv.: 绳结技艺启发的编织液晶弹性体纤维机器人 2025-02-22
- 华南理工大学刘伟峰《ACS Sustain. Chem. Eng.》:具有类肌肉取向结构的生物质增强增韧导电水凝胶 2022-10-05
- 浙江农林大学傅深渊教授团队《Chem. Eng. J.》:基于模量图案化策略实现介电弹性体驱动器的定向驱动变形 2022-06-27
- 广州大学刘鹏和NCL谢丰蔚 ACS Sustain. Chem. Eng.:淀粉水凝胶构建全淀粉基柔性电池和自供电柔性传感材料 2022-05-17
- 长春理工大学张健夫教授、苏忠民教授 AFM:4D加密系统 - 具有智能颜色切换的亲水-疏水聚氨酯驱动器,用于大容量数据存储 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