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分子工程_[发展历史] |
|
|
资料类型: |
暂无
|
关键词: |
高分子 工程 发展 历史 |
资料大小: |
|
所属学科: |
高分子工程 |
来源: |
来源网络 |
简介: |
国际上高分子聚合物的加工技术,首次出现于1844年,当时Goodyear(美国)申请了天然橡胶硫化加工技术的专利,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用樟脑做增塑剂将硝基纤维素酯热塑加压做赛璐珞的技术,1890年出现了硝基纤维素酯用乙醇做溶剂湿法纺丝技术,1895-1900年出现了用帆布增强橡胶再硫化制轮胎的技术,这是早期用于制橡胶,纤维,塑料的高分子聚合物加工研究的开始。随着高分子聚合物做为材料应用的日益推广,一些用于聚合物加工的机械设备和加工工艺日渐推出。例19世纪末,出现了用于橡胶加工的素炼机,之后又出现了橡胶密炼机,开炼机。1851年出现用于塑料挤出的柱塞式挤出机,约1940年以后出现了螺杆式挤出机。1905年出现了以碱性二硫化碳为溶剂溶解纤维素来纺丝的人造丝技术(湿法纺丝),1938年出现尼龙66的熔融纺丝技术,1944年出现聚丙烯睛以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的干法纺丝技术。这些加工技术的出现,为高分子成型学科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一般来说,学术界认为“高分子成型”学科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末。在此之前的“高分子成型”研究主要是为解决某个高分子产品的制造,而进行设备,工艺研究,很少涉及在这些加工过程中,高分子聚合物内部结构及化学成份的变化问题,即对高分子加工过程采取了“黑箱子”操作。60年代末开始注意到在对高分子加工成型过程中,加工条件对聚合物结构变化和高分子运动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将直接决定着制品的性能。在这方面开展的工作有二个重要领域,其一是在流体力学基础上结合聚合物熔体性质而开展的聚合物熔体流变学研究,另一是结合高分子物理知识和聚合物加工条件而开展的聚合物成型过程中的特殊结构控制成型研究。在这二方面基础研究工作的推动下,出现了一些主要的高分子成型加工的新技术。如,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出现用于聚合物在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接枝改性或直接用单体在螺杆挤出机中聚合后挤出成型的“反应加工”技术,如1970年出现的塑料加工中的挤出后冷拉伸技术,1972年美国出现液晶高分子浓溶液的液晶纺丝技术和1978年荷兰出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凝胶纺丝技术等。
国际上“聚合反应工程”研究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一些重要聚合物的工业合成技术陆续出现,随之而来的工艺,设备等新技术的研究成为需求。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有,1927年出现聚氯乙烯工业生产技术,1931年出现氯丁橡胶工业生产技术,1932年出现丁钠橡胶生产技术,1940年出现丁基橡胶和丁苯橡胶工业生产技术,1947年出现环氧树脂工业生产技术,1950年出现聚丙烯腈工业合成及成纤技术,1953年出现PET聚酯工业合成及成纤技术,1954年出现低压聚合合成聚乙烯,聚丙烯技术。
我国最早的高分子加工技术是1920年出现在广州的橡胶制品加工,大量的高分子加工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3年徐僖在四川化工学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塑料加工专业,1959年开展了“高分子成型”(塑料成型)。1959年引进德国尼龙66熔融纺丝技术,从而开展了高分子聚合物的成纤研究(在此之前我国可能已有了二硫化碳溶解纤维素湿法纺丝的人造丝技术,但具体时间尚未查到)。我国的“聚合反应工程”研究是随着重要品种的聚合物生产技术的引进而开展起来的,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浙江大学。
撰稿 胡汉杰
主要参考文献:1。《聚合物成型原理及成型技术》 瞿金平 胡汉杰 主编 2001年出版2。《高分子科学技术发展简史》钱保功王洛礼王霞瑜编著1994年出版 |
|
上传人: |
|
上传时间: |
2004-06-08 10:41:06 |
下载次数: |
7430 |
消耗积分: |
|
立即下载: |
|
|
友情提示:下载后对该资源进行评论,即可奖励2分。 |
|
报告错误: |
1.下载无效
2. 资料明显无价值
3. 资料重复存在 |
|
|
|
你还没有登录,无法发表评论,请首先 |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源由网友推荐,来自互联网,版权属于原版权人,如果不慎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撤除。本站中各网友的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