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再生聚酯市场很“坚硬”
2011-9-27 来源:中国纺织报
关键词:再生聚酯 市场

    “衣料大循环”蕴藏机会

    杜欢政的名片上赫然印着“垃圾教授”一行字,显示出他对资源循环产业的执著。据他分析,每个时代的不同需求,决定了那个时代飞速发展的产业:上世纪50~60年代,人们希望延伸手的功能,因此以钢铁为主的金属产业获得了飞速发展;上世纪60~70年代,人们为了延伸脚的功能,使汽车工业迎来了良好发展机遇;上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急迫希望延伸脑的功能,因此IT行业飞速进步并为社会创造了巨大价值。当前,IT行业的硬件发展已经弱化,但信息增值服务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在21世纪,人们日益重视可持续发展,资源循环产业无疑顺应了时代需求,是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外,提高再生聚酯用量、扩大使用范围,不仅能够为企业节约成本、减少消耗,而且成为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可口可乐全球包装研发部总监黄晓燕介绍,可口可乐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目标是,25%的包装材料使用再生产品。目前,可口可乐主要通过轻量化、使用可再生材料、循环利用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包装策略。值得关注的是,可口可乐正在研发使用植物环保瓶(PlantBottle),以生物基乙二醇(目前已商业化)和生物对苯二甲酸(仍处于研发阶段)为原料。黄晓燕特别强调,生物基并不意味着通过生物降解来处理废弃瓶,而是通过回收循环实现再利用。

    在中国再生化纤行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攻关解决化纤(主要成分为涤纶)最终制品回收项目,攻克化学法技术难关,即实现“衣料大循环”。直到目前,中国再生聚酯产业主要的资源来源仍然是废旧聚酯瓶,其次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丝、泡泡料等,对废旧衣物的循环利用进展缓慢。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与国家相关政策的缺失、化学法等关键循环技术的滞后有着密切关系。

    为了防止疾病传播,我国基本废止了二手服装的正常收购销售体系,同时,国内基本没有对废旧衣物行业利用的鼓励性政策,所以绝大部分废旧衣物被当做垃圾进行填埋或焚烧。而因缺失有效的监管和引导,废旧衣物仍然在一些低端市场中进行交易,引发人身安全、环境卫生隐患,还会引起走私、偷逃税款等系列问题。

    林世东对此建议,各级主管部门应参照我国早期的和国外的做法,按照现有要求制定出废旧衣物回收循环利用的管理办法,逐步恢复健全我国废旧服装的回收循环利用体系。同时,特别鼓励使用化学法回收再利用,积极开展示范技术和示范工程的推广工作。另一些人士建议,再生聚酯行业的发展可以借鉴钢铁行业循环经济的成功模式。

    行业“十二五”规划对于实现“衣料大循环”的途径作了一些描述,除了提升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据悉国内已有企业在化学法研究方面取得最新进展)之外,还包括“通过转让吸收国外先进技术”、“通过引进国外衣料—衣料的大循环聚酯系统回收成型装备与工艺,消化吸收再创造”等。从这个意义上讲,聚酯市场“坚硬”的外壳或许会在“十二五”有所软化。随着政策法规的完善,产业的升级,国外企业或许能在中国再生聚酯市场掘到真金。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