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石化 >> 市场行情 >> 正文
抓好五大重点 振兴我国石化产业
2009-7-2 来源:慧聪网
关键词: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煤化工

    加强技术改造促进结构调整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石化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逐步提高,已成为世界石化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2008年,我国石化产业拥有企业2.97万家,职工521万人,总资产达3.7万亿元,产值达5.5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约为1.2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4%左右;进出口贸易额达2928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1.4%;进口额达1649亿美元,相当于产业销售收入的20%左右;实现贸易逆差369亿美元;完成投资约6600亿元。在产业总量中,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地区约占2/3;炼油、乙烯、化肥、高端化工产品占80%;大中型企业占50%以上;50%的产品供需平衡,30%的产品供不应求,20%的产品供过于求。
    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石化产业还存在大而不强、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尽合理、缺乏核心技术、大量落后产能亟须淘汰、资源约束加大、综合竞争力不强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我国炼油乙烯产能位居世界第二,但集约发展程度偏低。世界石化产业强国炼油乙烯布局高度集中,而我国炼油乙烯生产遍布20多个省区市,目前部分沿海地区仍争相开展炼油乙烯项目新布点,使布局进一步分散。
    因此,《规划》提出产业调整与振兴必须注意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坚持稳定生产运行与促进产业振兴相结合,处理好当前保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二是坚持调整产品结构与增加有效供给相结合,处理好淘汰落后产能与满足市场需求的关系;三是坚持加快技术改造与推进自主创新相结合,处理好推动产业升级与鼓励技术创新的关系;四是坚持实施重大项目与调整产业布局相结合,处理好产业增量发展与存量优化的关系。
    以“四个结合”为基本原则,通过完善产业政策、设置准入门槛、建立退出机制、加大技改投入、推进兼并重组等措施,着重解决石化产业长期存在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推动石化产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布局结构调整,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整体水平。
    通过加强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的方向和重点是:支持油品质量升级、化肥农药结构调整、高端石化产品发展。支持异戊橡胶等前沿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丁基橡胶和己内酰胺等关键技术产业化、大型乙烯等工程技术本地化示范工程建设。
    按照控制产能总量、保持供需平衡的原则,淘汰炼油行业l00万吨及以下落后炼油装置,引导l00万吨-200万吨炼油装置关停并转,防止以沥青、重油加工等名义新建炼油项目。对化肥行业通过上大压小,产能置换,淘汰落后产能。对农药行业依据行政法规,淘汰一批高毒高风险农药品种。加快淘汰电石、甲醇等产品的落后产能,提高污染防治和产业发展水平。
    按照一体化、园区化、集约化、产业联合的发展模式,优化产业布局和上下游资源配置,推动大型石化集团开展战略合作,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组织结构及布局结构调整。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引导大型能源企业与氮肥企业组成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支持骨干磷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提高集中度。支持钾肥龙头企业开展产业整合,促进钾矿资源合理利用。鼓励优势农药企业实施跨地区整合,努力实现原药、制剂生产上下游一体化。支持优势企业并购落后企业和困难企业,加快形成大、中、小企业结构合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组织体系。统筹重大项目布局,严格控制炼油乙烯项目新布点。促进产业发展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协调,加强环境容量调查和规划,引导石化产业合理布局、清洁发展。加强化工园区建设,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大力倡导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做好长江、淮河等重点流域对铬盐、农药、染料等行业的污染防治。

    以高端化工产品为突破口形成新的增长点

    我国石化产品结构不甚合理,石化产业高端产品供不应求,需要大量进口;中低端产品的比重较大,供过于求。
    高端石化产品前沿技术储备和产业化成果不足,聚碳酸酯等生产技术主要依赖引进,异戊橡胶等关键技术引进受到限制。百万吨级乙烯等大型成套技术装备规模化、集成化尚未实现本地化。2008年国内乙烯当量自给率不足50%,合成树脂自给率约为60%,丁基橡胶等高端石化产品自给率不足30%。烧碱、纯碱等产品过剩20%以上。车用汽柴油仅有15%左右达到国Ⅲ标准。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