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2月19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但其具体内容一直是“只见楼梯响,未见人下来”。对于广受关注的《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有关内容,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石化化工处处长蔡荣华在3月22日举行的“2009年产业发展分析会”上透露,修改后的《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于近期正式下发。石化产业2009年力争实现平稳运行,在未来3年,石化产业布局趋于合理。
煤化工热亟待引导
在回答有关“煤化工产业政策是否将发生变化”的嘉宾提问时,蔡荣华表示,“今后3年主要就是抓好现有的几个煤化工示范工程,不再大规模发展煤化工,示范工程完成以后,才会考虑下一步煤化工的发展,可能要有一个适当的控制。”
我国目前开展的煤化工产业化示范项目包括神华包头60万吨煤制烯烃,中天合创300万吨煤制二甲醚,新疆广汇100万吨煤制二甲醚,中煤黑龙江60万吨煤制烯烃,大唐克旗40亿方煤制天然气,大唐阜新40亿方煤制天然气,鄂尔多斯汇能16亿方煤制天然气等。
目前,一些地区不顾水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能力,片面强调煤炭资源转化比例,煤化工项目一哄而起。在题为“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思路”的演讲中,蔡荣华提到,“煤化工热亟待引导。要稳步开展煤化工示范,坚持控制产能总量、淘汰落后工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以及能化结合、全周期能效评价的方针,坚决遏制煤化工盲目发展势头,重点抓好现有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气、煤制乙二醇等示范工程。”
煤化工项目规模都很大,投资也很大,而且对煤炭和水资源影响也很大。如果盲目建设的话,对产业的安全发展将带来很大的隐患,也将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某些大的煤化工项目一年的用水量在四五千吨,相当于一条小河流一半的径流量。蔡荣华进一步表示,“我们这几年提出要做好煤化工项目的配套,根据当地的煤炭、水资源的情况来合理规划、合理建设。”
我国石化产品消费仍处于增长期
2000年以来,石化产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主要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2008年,我国石化产业拥有企业2.97万家,产值5.5万亿元,每年仅上缴成品油消费税高达2500亿元;工业增加值约1.2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4%左右;完成投资约6600亿元,占全国3.8%;产业总量中,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约占2/3;炼油、乙烯、化肥、高端产品占80%。50%产品供需平衡,30%产品供不应求,20%产品供过于求。
对于未来的行业形势,蔡荣华分析,“我国石化产品消费仍处于增长期,油品、化肥、农药刚性需求长期存在,高端石化产品市场潜力巨大。石化产业正处在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产业振兴的综合优势依然存在,产业发展的态势没有改变。因此,石化产业应抓住当前市场供求矛盾趋缓、建设成本下降等有利因素,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加快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
据了解,未来将重点淘汰100万吨及以下低效、低质、落后炼油装置。被列入淘汰名单的还包括技术落后、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化肥产能,一批高毒高风险农药品种。电石、甲醇等产品的落后产能也包括其中。
蔡荣华强调,“未来将严格控制产能过剩产品项目建设,相关政府部门正抓紧制(修)订相关产业政策、标准、目录,运用综合措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蔡荣华透露,正抓紧研究建立国家化肥储备。完善中央、地方两级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支持化肥骨干生产企业储备磷铵和尿素,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他说:“因为化肥生产和消费不对称。每年化肥的施肥季节,从南到北时间差也很大,南方大概在过完春节的时候就开始春耕了,但是北方要到四五月份,甚至到五月底。化肥是一个季节性需求的产品,必须要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储备体系。”
成品油商业储备内容被列入即将公布的《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蔡荣华表示,成品油商业储备将参照原油商业储备做法,成品油商业储备办法和制度将尽快研究制订。现在我国成品油的储备主要用于军用和救灾。“从调整市场角度考虑,我们要进一步扩大成品油储备,没有一个月的消费储备量很难控制市场。”规划中涉及成品油储备的内容还包括加快储备设施建设,提高成品油国家储备,重点收储骨干企业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