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佛松:为梦想奋斗的化学家
2008-4-28 来源:光明网
关键词:王佛松 高分子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 研究员 院士
专业领域的开拓者
1960年1月,王佛松提前于国家规定的四年学习期限毕业回国,是当时第一次大批留苏人员中最早通过答辩的回国人员之一。回来后王佛松被分到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不久就参加合成橡胶的研究工作。当时,我国的合成通用橡胶工业是一片空白。橡胶面临两个95H的情况:95H以上需要进口,95H以上是天然橡胶。对这种既是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材料,又是战略物资的橡胶,国外对我们进行封锁,加之国家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情况变得更加严峻。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建立我国的合成通用橡胶工业,应化所决定开展“顺丁橡胶的合成、结构、性能及应用”的研究工作。王佛松以课题组负责人之一的身份参加了这项工作,并将从前苏联带回来的有关钴体系的基本配方介绍给同事们。经过深入研究和刻苦攻关,终于合成出性能基本达到国外同类胶种的顺丁橡胶。其后,石油部提出与应化所合作在锦州石油六厂进行顺丁橡胶的中间试验。1965年5月,由王佛松主持研究的催化剂顺丁_4在锦州石油六厂进行中试。为其后的顺丁橡胶中试及工业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为了加速顺丁橡胶工业化进程,国家成立了会战指挥部。1971年4月,在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建成万吨级大厂,实现了工业化,这是中国国内唯一靠自己技术力量开发出来的合成通用高分子材料。1972年至80年代初,已先后在锦州、北京、山东淄博、上海、湖南岳阳、新疆孤山和黑龙江大庆等地建成七套万吨级生产线,为我国合成橡胶产业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已成为镍系顺丁橡胶大国。为此,顺丁橡胶生产新技术于1985年获首届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王佛松所在的应化所为主要单位之一。
1966年,王佛松又受命组织领导和参加了异戊二烯橡胶(人造天然橡胶)的研究工作,他做了题为“异戊橡胶的合成及结构与性能”的开题报告。这个报告不仅为当时开展异戊橡胶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而且直至20世纪80年代仍对异戊橡胶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时值“文革”期间,一大批各条战线上的知识分子和学者受到影响和摧残,乃至牺牲生命。应化所也不太平,王佛松被诬为“国民党特务”。从1968年8月至1969年5月,他失去人身自由,受到残酷和非人的迫害。但他坚信事情总会水落石出,因此在关禁他的房中的墙上,刻下了一副对联:“好人冤不了,坏人逃不掉。”横批:“永远如此。”与此同时,他的家人在精神和物质上也受到折磨。然而非人的遭遇并没有浇灭王佛松的科研热情,一旦阴霾消失,他就迅速地回到他热爱的工作当中去了。
1970年初,根据当时科研工作需要,王佛松受命开始寻找新的异戊二烯顺式_1,4聚合催化剂。他证明,稀土催化剂可以引发异戊二烯顺-1,4聚合。从结构及性能看,所得到的聚合物是继Ti胶和Li胶之后的第三种异戊橡胶新品种。从70年代初至80年代,王佛松积极参加和领导异戊橡胶的实验室试验及中试推广工作,并通过有关部委鉴定。与此同时,他在双烯聚合稀土催化剂的活性中心结构及聚合机理方面也做了较系统的创新性工作。所有这些基础性及系统的研究工作,和其他同事的工作一起,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王佛松是世界上最早用稀土催化剂聚合异戊二烯的先驱者之一,并首先发现稀土催化异戊二烯顺聚合具有活性聚合的特征。
在意大利做客座教授期间,为了回国后开展工作,王佛松密切关注着国际上高分子研究的新动向。1977年发现的导电高分子打破了过去高分子是绝缘体的概念和事实,在高分子研究方面开拓了一个全新的方向。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用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和他的专业比较接近,以应化所当前的科研力量就可以实施,他认为是值得下功夫的地方。回国后他在全所做了一个导电高分子方面的课题报告,很多人不理解,劝他别搞,但王佛松“坚守原有阵地,开拓新的领域”,结合世界高分子研究的新生长点,开辟新的科研方向。功夫不负有心人,王佛松在导电聚乙炔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著名导电高分子科学家、“SyntheticMetals”的主编Epstein书面评述称“你们广泛的研究活动已取得在该领域领先地位,是富有成果的基础研究项目”,同时,王佛松从没有忘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解决了从实验室结果放大至规模的批量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后,终于建成了年产30吨聚苯胺的生产装置,这是世界上第一条批量生产聚苯胺的装置,除供应国内需求外,曾出口至美国杜邦公司约2吨。
如今,王佛松开展的导电高分子研究工作已发展为长春应化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