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王佛松:为梦想奋斗的化学家
王佛松:为梦想奋斗的化学家
2008-4-28 来源:光明网
关键词:王佛松 高分子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 研究员 院士

 
    王佛松,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院士。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60年获前苏联化学科学副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王佛松主要从事定向聚合、稀土催化及导电高分子研究。于上世纪首次发现了稀土催化剂可用于异戊二烯的定向聚合(与人合作),并开发出橡胶新品种———稀土异戊橡胶。80年代初率先在国内开展导电高分子研究,与国外几乎同时成功地合成了可溶性聚苯胺及其支撑膜;针对定向聚合生产中溶剂回收能耗大的问题,提出了稀土异戊二烯本体聚合的研究,并开发出合成双烯橡胶新技术,取得专利。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次及三等奖1次,发表论文300多篇,有多部专、译著。1984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主任、《高分子学报》(中英文)主编及国外多个杂志的编委及顾问编委等职。
  今年75岁的王佛松看上去面色红润,身体健朗,言行举止间一派学者的儒雅气质。在中关村南一条他的办公室里,王佛松娓娓地叙说着,午后静谧的光阴里,他坎坷、曲折的人生历程像电影镜头似的渐次在我们的眼前展开……
  1933年5月,王佛松出生在广东客家人聚集的梅州地区兴宁县一个农民家庭。王姓祖先在明末清初时期从河南安阳迁徙到广东,到王佛松这一辈已是第20代了。王佛松是父母的第十二个也是最后一个孩子,是家里唯一的男孩。父母生他时都已年近半百,老来得子,王佛松自然被视为掌上明珠。在他之前,父母曾生下两个儿子,但都夭折了。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乡间旧观念压力之下,父母相拥双双跳池塘自杀,幸好被乡亲们及时抢救起来。后来王佛松一出生,母亲就将他寄名给了观音做儿子,祈求保佑他平安长大。父母又请来村里的学究为他取名,根据五行测出他的八字中“缺木”,又因与观音娘娘有托付,为他取名为“王佛松”:佛为之子,松为长青之树。
  客家地处半山区,土壤贫瘠,地少人多,生活十分穷苦。但再穷再苦,非常重视教育的客家人也要供孩子上学。客家人改变命运通常有三条路:念书、当兵、做买卖,父亲为他选择了读书。1938年,不到5岁的王佛松被父亲送进私塾,因为年龄太小十多天就回来了。那一年夏天村里成立小学,王佛松作为第一批学生入学,一直读到1950年高中毕业。虽然这其间备尝艰辛,但对于这个热爱读书的少年来说,至少,离他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hen)
首页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