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中、土、哈、乌四国元首共同转动天然气管道启动阀门。
时代周报12月27日报道 这条绕开俄罗斯的“能源新丝路”不但使“重量级玩家”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大增,还造成中亚天然气资源形势乃至整个中亚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12月14日,深冬笼罩的阿姆河畔,迎来了中国、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元首。由于能源纷争和双边博弈,中亚国家相聚的次数屈指可数。此次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撮合”下,四双手罕见地握到了一起,而“穿针引线”的是一条横贯中国和中亚三国的油气管廊带。
被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喻为“现代丝绸之路”的“世纪管道”,起于土库曼斯坦,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的霍尔果斯,全长1833公里,不仅摘取了“世界最长”的桂冠,也是中亚针对俄罗斯以外市场的最大天然气出口线。
土库曼斯坦国家通讯社不惜溢美之词,褒奖“大动脉”是“地区战略合作的典范”;而《今日哈萨克斯坦》则从战略高度预言,能源合作将进一步拉动区域间的经济合作。相比之下,俄罗斯媒体则颇有几分醋意,《独立报》就为俄痛失“垄断地位”而叹息不已。
复旦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赵华胜教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中亚号称“21世纪的能源基地”,仅土国的天然气储量就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尽管如此,当地居民却远不如中东富庶,基于目前中国的能源需求,两个地区的合作堪称互惠互利,但这种共赢并不针对任何其他国家。
中国开展能源外交
14日当天,胡锦涛主席和三位元首合力启动天然气阀门,中亚-中国石油管道A线实现通气,而同时铺设的B线预计年底焊接完毕,明年4、5月间投入使用。依照计划,该管道将与建设中的“西气东输”二期相连接。奔腾而下的中亚天然气可惠及中国中西部、长三角、珠三角的14个省市,直至南端终点香港。
媒体津津乐道的除了管道的“长度”,还有“气”度。据俄塔社披露,6月,北京已与土国签署合同,约定后者在30年期限内,通过此条管道每年向中国供应4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同时,管道过境国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也承诺,共同担负每年300亿立方米的满额量。这意味着,此条动脉的满额通气量将高达700亿立方米,几乎等同于去年中国天然气的消耗总量。在外界看来,这无疑是缓解中国“气荒”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