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老给厂商也发去了一份电传,针对对方申诉,一一逐条驳回,他郑重告诉他们:仪征化纤现在搞的增容改造,是从聚酯反应动力学等基础研究开始的,是对工程技术和装备的开发,形成的是比你们更大规模的聚酯工艺、设备和技术,侵权之说无从谈起。
第二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化纤会议上,仪征化纤对外发布了增容改造成功的消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不由向蒋老举起了庆贺的酒杯。仪征化纤已不是原来的仪征化纤了,他们只能心服口服。
四
聚酯八单元改造一次成功,实际达到了增容65%的效果。项目被评为国家“八五”优秀技改项目和中国纺织总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仪征化纤有了这项专有技术,先后在三、六、七、九单元进行了推广,后在纺织总会和国家经贸委建议下,在全国推广。
有了技改成功的经验,蒋老开始考虑要搞全流程的,整个全新的,从头到尾全部实现国产化。1997年,他提出了开发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10万吨/年聚酯技术和成套设备的设想,得到了纺织总会、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计委支持,项目被列入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也纳入了中国石化“十条龙”管理体系。
这回是重新搭“炉灶”,全流程实现国产化。来自科研、工程设计、机械制造、生产实践的人员,在蒋老的带领下,又一次踏上了征途。这是一次更艰难更高的攀登,从建立数学模型,开发仿真系统、开发工艺、生产软件,到攻关五个主反应器核心技术……步步千头并进。这是向雪域之山的征服,多少次坚冰封山,多少次雪崩坠崖,他们攀行而过。陡峭悬崖并非高不可攀,他们已经越过一座高峰,他们还要登得更高,在雪域之外的天空像一只鹰展开梦想的双翼。
2000年12月7日装置开始投料,时间简直就在以秒计数。这夜蒋老几乎彻夜未眠,明天装置就要投出产品了。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一直是他多年的心愿,激动、紧张、兴奋、担忧,像打翻了的五味瓶,甜酸苦辣般在心里翻腾。
第二天上午,开车现场传来捷报,装置一次投料开车成功!蒋老的脸上绽开了笑容。他对身边的助手们说:“终于没有把遗憾带到二十一世纪。”当蒋老缓缓说出此话时,谁也没有想到,曾经的“遗憾”会是那么深扎在他心里,今天终于释放了。
这条国产化聚酯装置的成功,标志中国建成了第一条完全国产化的生产线,以后又进一步开发创新形成了不同规模系列化的国产化聚酯装置,由此,中国聚酯工业长期依赖引进技术和成套设备的局面成为了历史。
因为国产化技术的突破,现在的聚酯装置单位投资只是原来的十分之一;也因为国产化的成功,完全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带动了整个产业的迅速发展。该项目先后获得过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桂冠。温家宝总理曾批示说:“聚酯技术自主化和装备国产化的成功是宝贵的,要认真总结经验,寻找差距,继续跟踪国外技术设备的发展趋势……提高我国聚酯工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当今天回头打量七年前发生的这一刻,仍能体味到其意义的不同寻常。放眼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圈的每一个艰难脚步,中国企业与西方发达国家发生的诸多摩擦,竟都带着如此相似的痕迹:从中国自行研制的“CM1海豚”磁悬浮列车、到联通公司的“红草莓”技术,都被西方媒体热炒,大肆指责中国的“抄袭”,这和当年那家国外厂商一度信誓旦旦要和仪征化纤打官司简直如出一辙。对中国而言,可以花巨额外汇买技术,但永远买不到人家最核心的东西,突破西方技术的重重压制,唯一法宝也只有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
触摸蒋老倾毕生心血之所为,不由发现,“自主创新”一直是他很鲜明的主调。这无论是从早年在贵州有机化工厂、广西维尼纶厂的初露锋芒,还是在仪征化纤的一举成功,都深深印上了这一色彩。包括他日后主持实施的PTA增容40%项目,规划的全国最大规模直接纺长丝项目,开发的12000吨熔体直纺三维卷曲中空纤维生产线,都无不如此。
五
2006年,在北京隆重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蒋老荣获了“第六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这个面向全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至高荣誉,是对那些为工程科技发展做出卓越成就的工程师、科学家的嘉勉。这一届12名得主中,蒋老是其中的一个。在外界看来,得这个奖非常荣耀。但在蒋老眼里,名利都是次要的,关键还是自己做事,踏踏实实地做事。即使拿了奖,荣耀转身后,他仍然工作在仪征、生活在仪征。
从企业领导岗位退下来后,蒋老没赋闲过在家,身上依然肩负着不少担子。这几年,国内化纤工业正遇上了困难和挑战:产能过剩、产业链失衡、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缺失,凡此种种,亟须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化纤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爱之愈深,知之愈切。蒋老对此有着最深刻的体会:从大到强,没有别的捷径可走,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早日从生产大国成为技术强国。
如今,无论是蒋老正在带头研究有关高性能纤维、生物可降解聚乳酸课题的攻关,也无论他赶赴企业院所不辞辛劳进行调研,或者走上讲台,给大学生们传业授课,他在为心中的愿望添着薪火。
蒋老年轻时,爱打篮球,是个灌篮高手。回想曾在球场上龙腾虎跃的样子,他不由感叹岁月不饶人。如果能向上天再借一生,他说,他还会为他钟爱的事业再倾注全部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