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发布会”11月27日在北京召开。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统计数据,2008年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科技论文产出再获大面积丰收,多类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持续位居全国研究机构前列。
国际论文被引用1216篇,被引次数5041次,分别较2007年增加198篇和1238次,分别增长19.6﹪和32.6﹪,均在全国研究机构排序位居第3位。
被SCI收录第一作者论文615篇,较2007年增加74篇,增长13.7﹪,均在全国研究机构排序中位居第2位。
被Ei收录论372篇,均在全国研究机构排序中位居第3位。
被MEDL INE收录论文171篇,较2007年增加53篇,增长44.9%,在全国研究机构排序中由第8位升至第6位。
在全国化学学科SCI收录论文较多的科研院所排序中位居第10位,排序较2007年提升1位。论文数428篇,较2007年增加36篇,增长0.92﹪。
1999—2008年10年间SCI收录论文累计被引篇数3020篇,被引次数30265次,分别较1998—2007年10年间增加391篇和6263次,分别增长14.9%和26.1﹪,在全国SCI收录论文被引篇数较多的前20所研究机构排序中均为第4位。
在新增的2008年度 “表现不俗论文”排序中,位居全国研究机构第4位。表现不俗论文篇数111篇、全部论文篇数615篇,占本机构论文比例18.0%。
“表现不俗论文”是指在每个学科领域内,按统计年度的论文被引次数世界均值划一条线,则高于均线的论文为“表现不俗论文”,即其论文发表后的影响超过其所在学科的一般水平。
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在激烈竞争的情况下,长春应化所的科技论文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在全国研究机构排名持续位居前列,一方面反映了该所基础研究水平的持续提升,另一方面也凸显了该所整体创新能力的大幅增强。
- 长春应化所陶友华研究员、王献红研究员 Nat. Commun.:阴离子结合催化的阳离子共聚实现易降解乙烯基聚合物的合成 2025-06-05
- 长春应化所白晨曦研究员团队 Macromolecules: 通过后聚合大分子链交换反应合成耐超低温的聚乙基氟苯基硅氧烷弹性体 2025-04-25
- 长春应化所陈学思院士、庞烜研究员/吉大白福全教授 JACS:氢键功能化咪唑类催化剂实现环氧化物和环状酸酐开环共聚合成高分子量聚酯 2025-03-31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赵宇亮院士:科技论文“三认三不认”原则该改 2019-03-15
- 2017中国科技论文产出态势评述:我国超八成卓越论文来自高校 2017-11-28
- 如何彻底征服审稿人 2016-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