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两项计划”:铺开对接世界科技红地毯
2012-06-06 来源:中国科学报
言传身教作人才贡献
在科研工作之外,这些外国专家还承担给研究生授课、修改学术论文等工作。通过言传身教,他们的工作有效提升了中科院青年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国际视野以及英文论文写作能力。
华南植物园的特聘研究员、Ernst Steudle教授来自德国拜罗伊特大学,他在开展合作研究之余,倾力指导研究生,严谨的学风和精彩的授课赢得了科学家和研究生的尊重,直到生病去世前还坚守在授课讲台上。
来自美国加州科学院标本馆的Peter W Fritsch博士也是“好为人师”之士,每当他在昆明植物园里观察到有价值的现象,就会通知实习生去观察研究。
这些“外国导师”的名单还很长:美国斯坦福大学Scott Rozelle 教授培养了多名年轻骨干,协助指导了研究生十余名;美国马里兰大学心理学系教授Steve E. Brauth联合培养研究生8名;荷兰地理资讯科学暨地球观测学院的VANGENDEREN Johan Lodewijk教授联合指导研究生3名……
中西互动促文化交融
在一些西方学者,尤其是西方青年学者看来,中国是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国度。这种看法影响了他们来华工作的积极性。然而,“两项计划”的实施,促使更多外籍专家和青年科学家来中科院开展深入的合作,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中国科技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工作于国家天文台的Luca Naso表示,有责任把中国的真实情况介绍给尚未到过中国、对中国不甚了解的西方人。另一些受聘外籍专家表示,将结合在中国工作的切身体会,向世界宣传一个创新、开放、多元、包容、发展的中国。
德国Bayreuth大学青年科学家OCHUODHO Dennis OTIENO在华南植物园除开展学术交流外,还多次作相关非洲文化报告,并将他在中国的科学体验介绍给他原来工作的肯尼亚大学。这种双向的互动,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据了解,“两项计划”在国际上已经产生了良好的反响,越来越多的外籍专家产生了来华开展科研合作的意向,不少纳入“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计划”或“外籍青年科学家计划”、已在中科院工作一段时间的外国科学家,希望能够留下来长期工作。中科院也开始考虑适度提高资助规模,以进一步提升中国科技的国际化水平。
一位在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从事环境污染研究的外籍专家说,对于致力于迎接前沿科学挑战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已经为他们铺好了红地毯”。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