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校企尽早携手、深层次互动,才能将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目标落到实处”,5月12日,参加ECUST—AICM“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研讨会的各方代表,经过坦诚交流,达成了如此的基本共识。
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工程师计划”),旨在通过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按其要求,行业企业要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要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制药工程等4个专业申请并获得了教育部批准。校企联合培养究竟如何进行?双方各有哪些困难和顾虑?作为“国际化学年”的重头活动之一,本次研讨会为各方提供了一个“促膝谈心”的好机会。
会上,工程教育学系系主任谭文松首先介绍了工程教育学系的概况、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总体架构以及学校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思路和进展。
研讨中,相关院系负责人纷纷提出,有工程背景的师资的匮乏,学生实习岗位数量不足,本科生实习淡化、弱化、形式化,在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较多涉及知识产权的领域中,学生难有实习机会,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工科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的培养。他们希望,企业能在诸如责任关怀、化工安全教育、化工企业管理等领域提供智力帮助,或由企业专家给学生上课,或能进行相应的师资培训,同时,也希望企业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增强学生的职业兴趣。
本次会议邀请的塞拉尼斯、克莱恩、赢创德固赛等公司都是全球领先的化工企业,华东理工大学均有众多校友在公司里工作。会上,各企业代表也都表示了与学校合作、将“卓越工程师计划”做得更好的愿望,同时也对项目实施提出了切实的建议。“企业想要的是对工程真正感兴趣的人。”一位企业代表说,企业看重的是踏实的态度,学生来实习不能蜻蜓点水,也不是为实习鉴定而来,企业希望能吸引一些优秀人员留下来,如果一次次付出没有回报,合作也难以为继。不少代表表示,公司愿意请一些经理人、技术总监和华理校友到学校来介绍企业文化,和在校生分享自己在企业中成长的经历,而在职业规划、校园招聘、奖学金设置、攻读工程硕士等相关环节,也需要有企业和学校的通盘考虑。
“对工程的兴趣、态度是挑选学生的第一要素,从学校方面来说,要考虑怎样把培养方案做得吸引人,而企业也要早些介入培养环节,把企业理念告诉给学生。”教务处处长乐清华说,“卓越工程师计划”项目实施的关键,不是看学生待在企业里的时间长短,而是看与企业有没有良性的、密切的互动,企业要从课程设置起,就在每个阶段都有深层次的介入,这样培养才会有成效。
另据记者从会上获得的信息,华东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班和优秀生班学生的选拔已正式启动,目前正在接受广大同学的报名。
- 《生物质化工与材料》卓越工程师培养教材 2018-04-16
- 上海交大与巴黎高科集团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 2012-04-09
- 北京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联盟成立 2012-01-09
- 苏大李刚教授、美国Tufts大学Ying Chen教授/David Kaplan院士合作 AFM:人工培养肉 - 食品行业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2024-11-12
- 安徽大学杨雪峰、华南理工大学边黎明 Adv. Mater.:基于凝聚作用构筑具有自进化大孔结构的超分子水凝胶用于3D多细胞球培养 2023-03-23
- 新加坡国立大学黄德建教授团队 AM:用细胞培养的猪肉片 - 可食用微米级“猪栏”的3D打印制造与人造肉培养技术 2022-10-30
- 华东理工大学田禾院士、马骧教授团队 Angew:单环发光体的近红外室温磷光 202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