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等工程教育高层论坛在北航举行
2010-12-28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如何更好地优化完善中国特色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如何更好地推动建立高等工程教育与工业界长效的互动合作机制,如何更好地推动科技人才培养改革以及培养造就具有科学基础、人文精神和全球视野的工程科技人才,是需要政府、大学和企业共同探讨的重大课题。”在近日举行的“2010年高等工程教育高层论坛暨第一届工程师培养模式国际研讨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怀进鹏如是说。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此次论坛以工程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设定了大学校长论工程教育、企业家论工程人才需求、国际视野中的工程教育等三方面议题。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张晋峰、中国商用飞机公司总经理金壮龙、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任洪斌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大学校领导分别致辞和作大会主题报告,法国赛峰集团、霍尼韦尔公司等企业高层,以及法国、越南等国的代表也加入论坛,就各国工程师教育模式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工业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工程师培养模式的特点、因材施教与因需培养的教育模式的研究、国际通用工程师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研究、企业实习与学校培养的有机结合、学生跨国的学习交流、教师的跨国交流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做人第一,修业第二”
“加强和改进高等工程教育怎么说也不过分。”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说,“究竟改什么?我认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是要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要求,确定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法。”陈进玉建议,在学生培养的目标和标准上要做到“做人第一,修业第二”。
“如果学机械的不愿意进车间、学煤炭的不愿意下矿井、学地质的不愿意爬深山、学建筑的不愿意到工地,而且动手能力差,适应能力差,工科院校每年培养的数百万大学毕业生,他们的就业出路在哪里?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规模不断扩大同生产一线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短缺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陈进玉说,“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要彻底改革教育同生产脱节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大学生职业操守的培养,注重动手能力的训练,注重团队精神的熏陶。多一点实干,少一点浮躁;多一点合作,少一点自我;多一点奉献,少一点索取。”
陈进玉还说,空洞式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应该采取针对性更强、实践性更强,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代青年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师长的言传身教、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及政府和企业的政策扶植,都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对工程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提出建议:加快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强化工程实践训练和案例教育,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的优秀人才到大学去任教,大学工科教师到企业兼职,大学和企业联合建设实践教育基地。
除了教育环节外,培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科研和设计。“这两个环节需要彼此补充和衔接,培养学生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系统能力,工程专业以毕业论文代替毕业设计的做法必须及时纠正。”潘云鹤强调。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相关新闻
-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论坛在沪举办 “把脉”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未来发展 2012-06-20
- 2010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研讨会在天津召开 2010-12-07
- 全国化工类专业建设研讨与核心课程教学经验交流会举行 2010-09-09
- 2024年全国高分子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将于2024年5月31日在上海举办(第二轮通知) 2024-04-26
- 2024年全国高分子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将于 2024年5月31日在上海举办(第一轮通知) 2024-03-14
- ASTF2023(第5届)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将于2023年8月9日在沈阳召开(第二轮通知) 2023-07-10
- 北航蔡仲雨教授团队《Biosens. Bioelectron.》:光子晶体乙酰胆碱酯酶凝胶传感器高效检测有机磷化合物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