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津科技大学程博闻、杨磊鑫 J. Membrane Sci.:通过局部微观结构调控PI气体分离性能
2025-01-06  来源:高分子科技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程博闻教授团队近期于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期刊发表题目为Fine-tuning gas separation performance of copolymer polyimide by the regulation of local microstructure(通过局部微观结构调控优化共聚聚酰亚胺气体分离性能)的文章。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是膜分离领域的顶级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8.4。该文章第一作者为硕士生黄雨节,共同第一作者为讲师李凯华,通讯作者为程博闻教授和杨磊鑫副教授。



【研究亮点】


  • 设计了一种具有局部不可旋转结构的共聚聚酰亚胺膜。
  • 醚氧基团的存在抑制了联苯单元微观结构的旋转。
  • 醚氧基团抑制了链的致密堆积,增加了聚酰亚胺的自由体积元素(FVE)。
  • 优化后的6FD/C(1:1)-SBI6FD/C(1:3)-SBI膜在CO?/CH?H?/CH?分离性能上超越了2008Robeson上限。

  从现有化石燃料发电厂中捕获二氧化碳(CO2)对减少碳排放和实现碳中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膜分离技术因其能源效率高、操作简单、可扩展性强和设计紧凑,已成为蒸馏和吸收等传统方法的一种有前途的替代方法。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对聚合物链段的堆积方式具有重要影响,从而决定了膜的分离性能。然而,目前关于聚合物微观结构对分离性能影响的研究仍然有限。本研究设计了分别含有和不含醚氧基团的二胺基单体(6FCDA6FDA),以调控共聚聚酰亚胺(PIs)的局部微观结构(记为6FD/C(1:0, 3:1, 1:1, 1:3, 0:1)-SBI),并阐明微孔有机聚合物的结构-性能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醚氧基含量的增加,共聚聚酰亚胺的气体渗透性呈比例提高。具体而言,由于醚氧基在稳定局部微观结构、限制链段旋转和紧密堆积、增加自由体积单元(FVEs)方面的作用,6FD/C(0:1)-SBI的气体渗透性相比6FD/C(1:0)-SBI提高了约500%。相反,不含醚氧基6FDA通过更紧密的堆积和更小的链间距,表现出更高的气体选择性。通过结合两种单体的优势,共聚聚酰亚胺在渗透性和选择性方面实现了同步提升。特别是,优化后的6FD/C(1:1)-SBI6FD/C(1:3)-SBI膜在CO?/CH?H?/CH?分离性能上超越了2008Robeson上限。这些研究成果为微孔聚合物膜的结构-性能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设计具有可调结构的先进膜材料提出了策略。


  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除了6FD/C(0:1)-SBI外,所有共聚聚酰亚胺膜的气体渗透顺序一致:H? > CO? ? O? > N? > CH?,这与五种气体的气动直径顺序一致。值得注意的是,6FD/C(0:1)-SBI 的 CO? 渗透性超过了 H?,这归因于联苯单元中的醚氧基团对 CO? 的选择性吸附。这种效应源于 CO? 和极性醚氧键之间强偶极相互作用,这一点在之前对聚(环氧乙烷)基膜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增加聚合物中醚氧基团的含量进一步增强了与CO?的结合能,有效提高了其溶解系数。此外,共聚亚胺的渗透性与 6FCDA 比率呈正相关,而选择性则呈反向趋势。这种行为归因于醚氧基团在限制苯环旋转和增强局部链刚性方面的作用,从而增加了自由体积。然而,这也降低了聚合物的分子筛分能力,6FD/C(0:1)-SBI 的 CH? 渗透率显著高于 6FD/C(1:0)-SBI,达到 28.3,大约是后者的九倍。对比共聚聚酰亚胺的气体分离性能与2008Robeson上限的分析表明联苯单元中醚氧基团的引入显著提高了气体渗透性,且对选择性的影响较小。共聚聚酰亚胺6FD/C(1:1)-SBI6FD/C(1:3)-SBI表现出了卓越的整体气体分离性能,特别是在H?/CH?CO?/CH?体系中,其性能达到了2008年上限。这些结果突出了官能团在优化膜性能方面的协同效应,并强调了精确共聚比例的重要性。


 . 6FD/C-SBI 共聚聚酰亚胺的 H2/CH4 (a) 和 CO2/CH4 (b) 分离性能;基于 SBI 的共聚聚酰亚胺的纯气渗透性能 (c) 和理想选择性 (d)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7673882500002X


作者简介


黄雨节(硕士)

工作单位: 天津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讯邮件: Yu1666076575@126.com


李凯华(讲师)

工作单位: 天津科技大学纺织材料与化工学院

通讯邮件Likh_199109@163.com


通讯作者:


杨磊鑫(副教授)

工作单位: 天津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讯邮件Leixinyang@tust.edu.cn


程博闻(教授)

工作单位: 天津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讯邮件: bowenc17@tust.edu.cn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