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健康负担之一。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它每年导致超过890万例死亡。开发有效的癌症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是目前世界上许多研究团队和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化疗作为临床常用的癌症治疗方法,由于经常使用影响其他组织的细胞毒性化合物,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从而恶化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根据肿瘤细胞特征设计有效的递送载体,以针对性的方式在肿瘤组织中特异性释放药物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实体瘤微环境具有与正常组织不同的特征,如较低的pH,较高的胞内还原性与ROS水平,高组织液压和特异性的酶等,如图1所示。
图1 实体瘤微环境特征
靶向给药包括被动靶向、主动靶向、外部触发药物释放等给药方式,可显著降低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具有比全身治疗更好的肿瘤杀伤效果。通过载药系统的设计使他们靶向结合肿瘤特异性的膜蛋白等肿瘤标志分子,并与肿瘤的微环境特征相匹配,可增加药物的治疗效果。肿瘤标志分子和微环境特征成为改善靶向给药的关键。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杨光教授团队在权威期刊《Biotechnology Advances》上针对目前肿瘤标志分子与靶向给药的研究现状发表了题为“Cancer hallmarks and malignancy features: Gateway for improved targeted drug delivery”的综述文章。
文章论述了生物学相关的肿瘤标志分子,可用于设计有效的药物递送载体,以针对性的方式在肿瘤组织中特异性释放药物。提出了不同肿瘤标志分子的相关性,特别强调了这些标志分子的产生及其在肿瘤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靶向给药系统的临床转化所要面对的挑战。
该篇综述文章的第一作者为Tiatou Souho 博士和Lallepak Lamboni博士,杨光教授和肖林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大力支持。
全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734975018301332
- 东华大学沈明武研究员/史向阳教授团队:铜掺杂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共递送蛋白/药物调控肿瘤双重代谢实现级联的化学动力学/免疫治疗 2025-02-08
- 上科大郑宜君教授课题组 Nat. Commun.: 构建具有可见光响应的时空动态粘弹性水凝胶用于探究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 2025-02-07
- 天工大高辉/余云健团队 JCR:肿瘤和瘤内病原体级联靶向光热纳米制剂用于增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 2025-01-27
- 四川大学杨佼佼/熊燕/李继遥 Acta Biomater.: 用于减轻化脓性关节炎影像学和病理学损伤的原位双靶向药物递送系统 2025-02-15
-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团队 Nano Today:基于含磷树状大分子的药物递送系统协同增强自噬、抗炎和抗氧化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2025-02-11
- 浙江大学王立教授/俞豪杰教授团队 Mater. Horiz.:用于磁共振成像的氮氧自由基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2025-02-09
- 川大张兴栋院士团队王启光/樊渝江:自润滑杂化外泌体微凝胶通过体内靶向Foxo3基因编辑调控软骨细胞线粒体自噬以缓解骨关节炎进展 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