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占肖卫教授系统评述:稠环电子受体光伏材料
2017-11-14 来源:高分子学报
基于非富勒烯受体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是化学和材料领域的热点前沿之一,中国领跑这个热点前沿。中国学者在非富勒烯受体材料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成果。北京大学占肖卫教授提出了“稠环电子受体(FREA)”这一新概念,构建了高性能稠环电子受体新体系,发明了明星分子ITIC。目前,基于稠环电子受体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已达到13% ~ 14%,超过富勒烯体系。ITIC等稠环电子受体的出现颠覆了富勒烯受体在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统治地位,开创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非富勒烯时代。
专论综述了占肖卫课题组在稠环电子受体材料方面的研究历程和主要进展,重点讨论了芳核工程、侧链工程和端基工程对分子构型、溶解性、结晶性、能级、吸收光谱、迁移率、薄膜形貌和光伏性能的影响。通过系统总结,为今后高性能稠环电子受体材料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研究思路,为有机太阳能电池实现15% ~ 18%的效率指引方向。
参考文献
Dai Shuixing , Zhan Xiaowei . Fused-ring Electron Acceptors for Organic Solar Cells. Acta Polymerica Sinica, 2017, (11): 1706 - 1714
链接地址:http://www.gfzxb.org/CN/Y2017/V0/I11/1706
下载:论文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中国科学院大学黄辉教授课题组在基于非稠环电子受体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0-09-16
- 北京大学占肖卫课题组《Adv. Mater.》:发展了三维激子和电荷传输的稠环电子受体光伏材料 2020-04-21
- 北京大学占肖卫教授课题组JACS:提出稠环电子受体光伏材料分子设计新策略 2019-12-04
- 东华大学陈义旺/胡华伟课题组 Angew:通过侧链氟功能化控制分子间相互作用实现19%有机太阳能电池 2024-02-13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周二军课题组 Nano Energy: 分子取向调控方法及对光伏性能的影响 2022-05-30
- 北航霍利军教授 Sci. China Chem.:提高非富勒烯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的端封策略 2022-04-08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蔡平、华南理工大学薛启帆 AFM:溶液加工的厚度不敏感阴极中间层在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