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将塑料瓶吃掉的真菌被发现
2016-03-28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塑料瓶被称为“白色垃圾”,人们像对砒霜一样,避之唯恐不及。而英国《独立报》网站近日报道,日本科学家新发现的一种细菌却以其为“蜜糖”,将其降解。科学家们表示,这种细菌未来有望对地球上塑料垃圾的清除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我们常见的一次性水瓶的主要原料,具有轻质、无色且坚固耐用等优点,应用广泛,全球年产量为5000万吨,但这种塑料很难被微生物分解或降解。
此次,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和庆应义塾大学的科学家们联手发现,一种细菌能在29摄氏度左右,花6周时间将塑料瓶消耗殆尽。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科学》杂志上。
为了找到这种细菌,研究人员收集了250份被PET污染的样本,包括沉积物、土壤和塑料瓶回收点的废水等。他们对生活在这些样本上的微生物进行了筛查,最终发现一组能分解PET薄膜的微生物,其中的一种能让PET降解。
测试表明,这种细菌使用酶分解PET,产生一种中间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接着被细胞吸收,并在细胞内被其他酶进一步分解,为该细菌提供碳和氧来助其生长。
尽管此前已有研究发现了能依靠PET生长的真菌,但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能吃掉PET的细菌。有专家表示,该细菌或可用来“干掉”数量日益增多且破坏地球的塑料。
不过,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塑料专家崔西·曼瑟表示,尽管最新研究令人印象深刻,但与将塑料瓶放在垃圾回收桶内回收相比,生物降解塑料并不一定更好。不过,他也表示,最新发现将有助于人们更容易找到其他有类似降解PET能力的微生物。
目前,科学家们面临的问题包括如何让这种细菌在某些特殊条件下生存,以及如何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等。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我们常见的一次性水瓶的主要原料,具有轻质、无色且坚固耐用等优点,应用广泛,全球年产量为5000万吨,但这种塑料很难被微生物分解或降解。
此次,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和庆应义塾大学的科学家们联手发现,一种细菌能在29摄氏度左右,花6周时间将塑料瓶消耗殆尽。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科学》杂志上。
为了找到这种细菌,研究人员收集了250份被PET污染的样本,包括沉积物、土壤和塑料瓶回收点的废水等。他们对生活在这些样本上的微生物进行了筛查,最终发现一组能分解PET薄膜的微生物,其中的一种能让PET降解。
测试表明,这种细菌使用酶分解PET,产生一种中间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接着被细胞吸收,并在细胞内被其他酶进一步分解,为该细菌提供碳和氧来助其生长。
尽管此前已有研究发现了能依靠PET生长的真菌,但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能吃掉PET的细菌。有专家表示,该细菌或可用来“干掉”数量日益增多且破坏地球的塑料。
不过,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塑料专家崔西·曼瑟表示,尽管最新研究令人印象深刻,但与将塑料瓶放在垃圾回收桶内回收相比,生物降解塑料并不一定更好。不过,他也表示,最新发现将有助于人们更容易找到其他有类似降解PET能力的微生物。
目前,科学家们面临的问题包括如何让这种细菌在某些特殊条件下生存,以及如何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等。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四川大学王玉忠院士团队《Prog. Polym. Sci.》综述:PET及其混杂材料化学回收 2025-04-29
- 浙大梅清清团队 JACS:中等酸位点精准调控PET废塑料不对称加氢定向制备对甲基苯甲酸 2025-03-17
- 浙理工吕汪洋/张洪杰 Angew:废旧PET基可循环聚酯 2025-02-14
- 陕西科技大学杨洋、哥廷根大学张凯 ACS Nano:“强弱协同作用”构筑高性能水凝胶电解质 2025-04-17
- 四川大学邓怡团队《ACS Nano》:多功能纳米生物异质结复合水凝胶敷料 - 用于伤口细菌生物膜感染的诊疗一体化新策略 2025-03-15
- 港中大张立教授团队《Sci. Adv.》:液态机器人清除复杂表面细菌生物膜 2025-03-15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Asif Hayat等 Prog. Mater. Sci.:共价三嗪框架光催化分解水研究进展 2024-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