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研究群体名称  國立成功大學(台湾) 化学工程系
 相关链接  http://www.che.ncku.edu.tw/
  简  介
本系前身為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應用化學科,創設於1931年。1946年隨學校升格而更名為化學工程學系。為提升國內化工學術水準,於1962年成立化學工程研究所招收碩士班研究生,1969年增設博士班,皆為我國之首創。

系所簡介

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以下簡稱本系)創設於1931年,其前身為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應用化學科,為本校各學系中歷史最悠久之三系之一。1947年因學校升格而更名為化學工程學系。1953年院務會議將電氣化學系有關化工課程及設備併入化工系,並於42學年度實施,將電化系二年級學生併入化工系。為提升國內化工學術水準,於1962年成立化學工程碩士班,1969年增設博士班,為我國最早設立之化工碩博士班。

目前專任教師共36位,其中教授28位,副教授4位,助理教授4位,兼教授10位,而學生總人數為879位,所以專任教師與學生人數之比例約為1:24,比例適當,但由於本系教師員額為45名,尚有缺額,故可再延聘教師,可更進一步降低學生人數與教師的比例。

 

教學設備

系館為十二層樓建築,教室及空間上已足以應付教學上需求。一樓、三樓、四樓、及地下一樓共設有五間視聽階梯教室,除用於大班上課外,亦可提供中、大型演講或會議使用,利用現有空間,在五樓陽台設立空中花園,供教師及學生休閒討論。

每間教室皆裝設一組擴音設備、一具液晶單槍投影機及冷氣設備,提供學生及老師一個舒適的環境。而且本系辦公室備有六台手提式電腦供老師教學上使用。電腦教室則設有數十台電腦,供學生實際操作使用。

依學士班實驗科目,設有專用實驗室:單元操作實驗室、化工程序實驗室、有機化學實驗室、物理化學實驗室、程序控制實驗室、儀器分析實驗室共六間,並有專任助教協助實驗的進行,實驗室之各項設備均非常充足,可符合教學需要。

本系設有公用儀器室,購置各種貴重儀器,例如SEMTEMXRDDSCDMATGA、金相顯微鏡、冷熱衝擊機等半導體設備所需儀器提供師生教學、研究使用,並對外服務廠商。

本系所擁有優良系風、良好學習環境及堅強師資陣容,研究領域廣泛涵蓋傳統化學工程內涵,並與生物、高分子、材料、醫學、半導體、電子製程、污染防治與特用化學品等科技有關。本系一向注重培育學生之人文素養與專業知識能力,在理論與實用技術並重以及重視訓練學生獨立研究能力要求下,畢業就業後皆能發揮才能迅速進入情況而深受業界歡迎。

本系所成立迄今畢業生近五千名,分別就業於國內外各大廠、公司、研究機構及學校,且皆有良好成就。近年更成立「財團法人成大化工系文化教育基金會」回饋母系,幫助系所之教學、研究與發展。

 

中長程發展計劃

本系之中長期計劃為

因應科技的發展,持續推動研究群與其他學系相關教授合作,從事整合型之研究,持續禮聘海內外著名學者專家至本系演講、研討、合作研究,並授課,借重其豐富的研究經驗及人脈,協助本系規劃研究方向及策略。目前本系已和美國凱西西儲大學化工系及日本大阪大學簽訂交流合作計畫,除加強雙方的研究合作外,並進行學生獲得雙校學位的方案,促進本系師生的國際化。

為提昇研發能量,本系將廣聘博士後研究員來充實人力。目前已利用教育部頂尖大學計畫的補助,每年至少聘任6名博士後研究員,加強本系的研發深度。

添購高級精密研究設備,發展綠色製程、微製程、精緻化工及尖端材料等相關科技。

配合國家發展,協助政府提昇化工業水準,籌設奈米材料檢測與認証中心。

配合科學園區光電、半導體加工與生物科技等高科技產業,舉辦講習班,培育相關人才。

籌設尖端材料暨化工科技研究中心。因應材料及化工科技之發展趨勢,本系將現有的研究資源加以整合並統合外部資源而規劃成立尖端材料暨化工科技研究中心,將相關科技分為五大領域:生化工程;尖端材料科技與工程;尖端製程;奈米科技與工程;新能源科技與工程

以上發展計畫皆因時制宜與教育目標相互配合。

 

學系教學品質提升之中長期計畫

因應國內外產業及科技發展趨勢的轉變,化工的教學必須更加?大學部學生在基礎科學上的認知,培養具廣泛高科技知識的基本人才,並將化工人定位在整合基礎科學與工程應用上的最佳科技人才。因此本系在現有的四大學程(見自我評鑑規範4)基礎下,落實學程理念,讓學生修習尖端及基礎科學的機會變多,化工系人才的訓練將更加紮實,為產業界及科技界的研發提供?貴的人才資源。此外系上教師為提高教學品質勢必投入更多時間修習及拓展相關學術的研究,對系上學術論文「質」的提昇將有很大的助益。由於大學生專業知識的加強,在大學時期即有能力參與系上老師的研究工作。

 

教育目標

目標一:培養學生具備化學工程基礎素養及相關技術知識。

目標二:訓練學生實作、溝通、解決問題及創新研究之能力。

目標三:加強學生團隊合作和知識整合的能力。

目標四:教育學生認識工程倫理和社會責任,並拓展國際視野。

 

學生核心能力

能力一:運用基礎科學理論探究事物本質的能力。

能力二:運用專業工程素養分析並組織事物的能力。

能力三:設計與執行實驗,以及分析與解釋數據的能力。

能力四:設計製程單元、整合系統與執行工程實務所需的能力。

能力五:具備口頭與撰寫報告、有效溝通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能力六:發掘、分析與處理問題及創新的能力,並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能力七:理解專業倫理,並瞭解工程技術與環境、社會及全球的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