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研究群体名称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相关链接  http://www.rcees.ac.cn/
  简  介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部分) 北京 100085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始建于1975年,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经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批准,1986年与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合并,改为现名。1996年5月,经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协商决定,实行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双重领导,在沿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原名的同时,启用中国科学院、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心现有职工282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徐晓白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汤鸿霄研究员,冯宗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38名,研究员38名,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59名,中级研究人员52名,初级研究人员89名。中心现设有8个研究室,其中环境水质学实验室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系统生态实验室和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实验室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土壤环境研究室为中心和澳大利亚Adelaid大学联合共建实验室。另有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室、大气化学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室、环境生物技术研究室、仪器分析与研制室,设有文献信息中心。此外,中心还建有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香港浸会大学环境科学联合研究所、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室内环境质量检测评价中心。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亦设在中心。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复杂过程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污染控制技术及其集成,其研究方向是发展环境水质的现代科学与高新技术,兼顾天然水体和水处理工艺两方面的水质问题,深入研究天然水体和水处理中水质转化过程的基本规律,发展高新水处理技术和工艺基础,推进我国的环境水质科学发展,为水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是以生态学、系统科学及计算机科学为基础,以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耦合关系为对象,开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跨学科综合研究。理论上探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建设理论与方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系统生态学;应用方面探讨城市及人类密集地区的生态评价、生态规划、生态管理的系统方法、集成技术及实现城乡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决策支持手段。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重点实验室立足环境化学的国际前沿,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或新化学形态的分析方法,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质(PTS)在环境中的迁移变化过程及其生态毒理效应,阐明重要的环境化学过程与生物过程的机理,为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中心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和系统生态与生态工程三大研究领域。研究内容涉及到环境化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地学等学科的互相渗透。可发挥综合性、多学科优势,研究地区性、全国性以及全球性的重大生态与环境问题。

  中心在环境化学的若干分支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中作出了原始性的成果。在环境工程方面可以解决若干有重大影响的实际环境问题和拥有一批有竞争能力的环境保护高新技术。在系统生态学方面开创了非传统生态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学,并实现与高新技术的结合,争取在生态工程方面有所突破。中心在科技实践中形成了一支结构比较合理,富于开拓进取的科技队伍和管理队伍。承担了有关国家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某些重大任务,获得了国内外同行认可,得到了国家、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支持。

  在环境污染化学、环境水化学和环境分析化学的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相当的积累和明显的优势,已取得过多项科研成果。在典型化学污染物和生命必需元素在环境中的行为、水化学基础理论、大气臭氧耗损的化学反应过程、形态分析方法研究、分离富集技术发展、缩水内醚糖的合成和制备多糖、大骨节病因机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环境污染控制和废弃物资源化方面已有多项较为成熟的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如:膜技术、汽车尾气净化技术、造纸黑液资源化技术、柠檬酸菌种和后提取技术、生物农药等。在水处理技术方面,已具备多种高效、可组装的单元技术,如高效絮凝剂、饮用水净化技术、超滤膜等。

  在系统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应用方面,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生态工程的概念,已为国际生态学界所接受。有关生态规划、生态环境预警研究、中国国情分析和地区差距研究等成果已为国家决策部门所接受,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心具有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工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经济学等6个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生态学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环境科学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已培养博士生152名,硕士生259名,现在读的博士生243名,硕士生75名,25名博士后已出站,有11名博士后在站工作。

  中心拥有现代化的大中型仪器设备。2002年建成了能用于分析测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二噁英等的高水平实验室,该实验室拥有先进的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和标准的样品处理净化间。中心与安捷伦公司联合组建的"亚太地区北京环境分析实验室"拥有安捷伦公司产最新型号的GC、LC、GC-MS、LC-MS、ICP-MS等分析仪器。戴安中国有限公司应用研究中心和应用服务中心设在中心。

  中心图书馆有英、俄、德、日等多种文版的图书23000多册,期刊800多种,约9万册,形成了较完整的生态环境科学藏书体系。中心负责编辑出版《环境科学学报》、《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生态学报》、《环境科学》、《环境化学》、《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等6种国家自然科学核心刊物,其中,《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为SCI和EI收录刊物、《环境科学》为EI收录刊物。中心还编辑出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出版的《产业与环境》中文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信息交流网络中国国家联络点设在中心。

  中心自1986年建立以来,共发表论文3842篇;完成了大批国家和中国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获国家、中国科学院及省部级以上的科研成果奖共110项。2002年发表论文346篇,其中,SCI论文136篇,国内核心刊物论文186篇,出版专著12本,获授权发明专利7件、实用新型2件,软件登记4件;申报国家发明专利68件、登记软件3件、申请国外专利4件;2001年在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01篇,居全国科研单位第19位,在国内1447种科技刊物上发表论文210篇,居全国科研单位第10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数据)。2002年在水处理药剂和水处理技术的转化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2年,中心争取到国家863课题8项、攻关专题、子专题2项;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项、重点基金2项、面上基金22项(含专项基金、青年基金和主任基金)。承担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专题2 项,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6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项、重点基金6项,重大基金课题参加4项,面上基金58项。

  2002年,中心登记重要成果13项,有2项成果获奖,其中"持久性污染物的环境界面化学与控制技术原理"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环境中硒的形态分析方法"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心因在专利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优异成绩,获"专利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国家重点基金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及发展模式研究"取得显著性进展,"九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固相微萃取器的研制与开发"和"九五"院重大项目和院特别支持项目"清洁生产与污染治理的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开发"通过验收。有21项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含主任基金等)和1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2项重点基金项目结题。

  2002年,中心有6项主要国际合作项目在进行,包括"岷山生物多样性评价与保护规划"、"卧龙-汶川地区大熊猫生境恢复研究"、"中国酸沉降综合影响观测"和"亚洲地区环境技术的研究"等。中心和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联合举办了"第4届中日环境保护技术研讨会",会议紧密围绕"环境生物技术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这一主题展开研讨。中心和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以及日本气相色谱研究会联合举办2002年"中日环境分析化学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分离科学与环境分析"为主题。中心主任赵景柱研究员作为中国代表团专家组协调人参加了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并应邀在科技论坛上做了专题报告;朱永官研究员在摩纳哥公国召开的国际环境放射性大会上当选为国际放射生态联盟副主席。

  中心是1998年公布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8个试点基地中北京地球科学基地的一部分。1999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进入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研究所行列,正式启动中心的知识创新工程,2000年圆满完成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启动阶段的各项任务,2001年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中心全体职工深深感到,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既给中心深化改革,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使中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心正在抓住改革开放和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好机遇,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为搞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而积极工作。全体职工各尽其职,为把中心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机构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