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需求”能否打开视野疆域? 资源新秩序
一个企业的路径选择,都是由它的经历和经验决定的。特别是那些原本不熟悉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往往都是在经过了一段痛苦的蜕变之后,才有了对现行规则的通融。这并不是无奈地被动接受,而是成熟地主动适应。因产业用纺织品的特殊属性,有人把这种在市场中历练的智慧称之为“中间产品的中间状态”。
纤科工业(珠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黄念基至今记得企业最初进入中国的一段经历:某工程项目需要10000米符合国际标准的土工材料,可是仅仅采购了1000米符合标准的纤科产品,其余9000米都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了其他品牌。虽然他们能够理解这是对方出于成本的考虑,但被人家当了“幌子”的感觉总归是不太舒服。
“在国外做生意,有了订单来往,才可能成为朋友。在中国是反过来的,要先交朋友,才有生意可做。”1992年就来中国内地发展的黄念基深谙这一规律,并在他几年前进入珠海纤科时将其极好地运用到企业本土公关当中。尤其是在结识了行业协会这样一个“神奇”的组织之后,他们更是越来越体会到选择路径的重要性。
此次作为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的常务理事单位来参加“三届二次理事会”,是他们在去年11月刚刚结识行业协会后的首次深度参与。之所以这么快就和协会打得火热,的确缘于在这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企业已经不止一次地受惠于行业协会的人脉资源。其中被他们津津乐道的就是正在广东当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
无独有偶。此番获得“2011年度中国非织造布行业竞争力10强”称号的普杰无纺布(中国)有限公司也是连任的协会副会长单位。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圈子里各式各样的组织不少,但“国字头”协会的资源优势仍然是无法取代的。
对于外资企业来讲,因为政策限制项目申报一般不太容易成功,技术论坛也少有特别具体的指导意义,甚至连标准讨论也是被邀请来作为起草单位,表面上看似乎对协会资源的依赖性乏善可陈,更多是“被需要”,但是同行交流的平台被他们视为珍宝。
同行间的交流通常有三种境界:其一,真正获得订单的那种交流少之又少;其二,通过交流验证自己对市场的预判是普遍心态;其三,通过了解政策支持方向而明确投资意向属于最高段位,资金实力雄厚的外企往往能够采取并购的办法迅速做大。
协会的资源价值,被聪明的企业充分利用,被更聪明的企业深度开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