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已形成200吨/年生产线
与国外相比,中国开发研制甲壳素纺织品的工作起步较晚。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甲壳素及衍生物的制备研究,但进展较为缓慢。最初将壳聚糖作为涂料印花成膜剂,后又用作无甲醛织物的整理剂和粘合剂。而利用壳聚糖的优良生物医学特性,将其作为医用材料进行研究则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甲壳素、壳聚糖研究和开发的全盛时期,到90年代中期,全国有上百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投入到甲壳素的研究和开发中来。1991年,东华大学研制成功甲壳素医用缝合线,接着又研制成功甲壳胺医用敷料(人造皮肤)并已申请专利。1999年~2000年,东华大学研制开发了甲壳素系列混纺纱线和织物并制成各种保健内衣、裤袜和婴儿用品。2000年在山东潍坊,世界第一家量产纯甲壳素纤维的韩国独资企业投入生产,月产3吨。除上海之外,北京、江苏、浙江等省市的有关厂家也开发了甲壳素保健内衣或床上用品,并已推向市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山东华兴集团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00吨/年甲壳素纤维生产线,并打通了下游产业链,实现了产品多元化、系列化应用。海斯摩尔(Hismer)是华兴壳聚糖纤维的商品名,寓意健康元素(Health mol)。
华兴集团董事长胡广敏告诉记者,华兴集团对纺织化纤行业多年高速发展后必然转型升级的状况,有着清醒的认识。为此,公司早作谋划,“靠水吃水”,将目光瞄准山东丰富的海洋资源,从2006年开始试验甲壳素纤维的纺制。最终,企业使用乙酸和氢氧化钠作为溶剂,全程无毒纺丝,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在纺丝液制备的各工序里,山东华兴采用真空溶解、离心脱泡等先进工艺;在纺丝和后处理过程中,采用超声波、微波等处理工艺,改善了纤维的性能。华兴甲壳素纤维的干断裂强度达1.5~1.8CN/dtex,干断裂伸长率≥14%,线密度偏差率≤±5%,具有优良的可纺性能,可与棉、麻、莫代尔、粘胶,羊毛、羊绒等混纺,做成各种高档功能性纺织品面料;也可与医用粘胶、涤纶等做成高档医卫防护材料。
应用集中在三大领域
目前,壳聚糖纤维主要应用于工业、医用和纺织品三大领域,是一种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型纤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