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复合材料 >> 行业动态 >> 正文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2011-2-23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玻纤行业 发展 黄金期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玻纤第一生产大国,但很大部分用于出口,国内玻纤下游应用领域仍有待进一步开发。随着全球玻纤行业景气度的回升,产品供应逐步趋紧,全球玻纤产品价格上调也成为了行业的共识,2011年玻纤行业有望进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玻璃纤维行业下游需求广泛

    玻璃纤维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复合新材料,具有耐高温、抗腐蚀、强度高、比重轻等众多优越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电子电气、工业设备、造船、医疗、海洋开发、航空航天、风力发电等高新科技产业,在替代钢材、木材、水泥等传统材料方面作用日益明显。用高性能复合材料替代以天然矿、植物加工形成的材料是未来工业技术发展的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玻璃纤维已成为最具成长性的新材料之一。

    目前国际上,交通和建筑领域是玻纤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两者合计占玻纤下游市场的近70%;而我国玻纤产品下游市场更为广泛,包括建筑、电子电气、交通、管罐(防腐)、工业应用等,其中建筑和电子电气领域占比较大,合计约占我国玻纤产品下游市场的55%。

我国已成为世界玻纤生产第一大国

    2007年之前,全球玻纤生产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随着全球产业转移,我国玻纤产能不断提高,2007年我国玻纤产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玻纤第一生产大国。目前,全球玻纤年产能约为420-450万吨,我国玻纤年产能约为260-270万吨,占全球玻纤产能的50%以上,玻纤出口量占全球玻纤总产量的25%以上。

    玻纤生产窑池建设投资大,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为遏制玻璃纤维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007年2月1日国家开始实施的《玻璃纤维行业准入条件》,对玻纤生产企业布局、工艺与装备、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提高了玻璃纤维行业进入门槛。未来随着国内玻纤生产企业的收购与兼并,行业集中将进一步提高。

政策利好为国内玻纤行业发展提供巨大空间

    玻纤产品作为性能优越、替代性强的新型材料,适用于国民经济中的诸多领域。虽然我国是玻纤生产第一大国,但很大部分用于出口,国内玻纤下游应用领域仍有待进一步开发。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人均玻纤年消费量达4.5公斤,而我国人均玻纤年消费量仅为0.6公斤,未来国内市场提升潜力巨大。

    2010年9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玻璃纤维作为应用广泛的新材料产品,也将成为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扶持的行业。

随着国家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和实施,包括飞机、火车、汽车、船舶在内的交通运输业将成为我国玻璃纤维需求增速较快的领域,其中,轨道交通、高铁枕木需求最为旺盛;建筑等领域的玻纤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而玻璃纤维产品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水处理工程设备、脱硫脱硝处理设备等,也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新的亮点。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