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差别化化纤仍是行业发展重点 关键还要做精做实
2011-2-23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化纤 差别化
    十年前,在中国化纤产业扩能行为蓄势待发的时期,差别化化纤还属稀有品种,需要有胆量的企业拿出“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十年后,差别化已成为衡量企业综合实力、行业地位的重要指标。
               
几点争议
               
    不少企业已经将差别化率当作一种噱头进行宣传,进而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广泛讨论。一些专家认为,仅仅通过工艺调整,将纤维纤度稍作变化,或在消光程度上进行微调,都不能称为真正的差别化产品。另一些人士表示,“差别化”已被业内用滥,“差异化”更能体现当今化纤行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目标。
               
    记得一次在由几家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论坛上,某棉纺织行业人士就提出疑问:棉纺织行业的差别化纤维总量只有7万吨左右,化纤行业却达到了几百万吨,着实令人吃惊。这位人士同时指出,棉纺织行业对差别化的衡量标准,重要的一条是以下游接受为条件。
               
    虽然对于差别化如何界定,差别化率的价值是否被高估等问题,业内至今还有着不同的意见,但令人欣慰的是,当中国纺织化纤行业整体真正进入转型升级阶段,行业内多年来锲而不舍地走差别化道路的企业,逐渐尝到甜头,并向着更高层次迈进。
               
两家企业
               
    太仓市金辉化纤实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谈辉,多次对记者说“功能性产品的春天就要来了”,他说这句话时总是带着十分肯定的表情。
               
    谈辉确实有肯定的资本,他带领金辉化纤在功能性道路上已经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看着功能性产品在国内化纤产业中由“寸草不生”到“星星之火”,目前更有“燎原之势”。2010年1~11月,金辉化纤功能性纤维产品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51%。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阻燃纤维产品占比达到62%,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95%;其他功能性纤维产量同比增长372%。从某种意义上说,阻燃、抗菌等功能性产品,也是差别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好东西都是进口的。”谈辉在20多年化纤贸易中得出的这种感悟,很长时间都让他既难过,又不甘心。不过现在,他认为这种状况将会逐渐改变,“就像功能性产品,国内装备、技术并不差,国外能做的东西中国也能做,而且国内也有广阔的市场。”
               
    谈辉告诉记者,3年前金辉的目标是做到行业领先、最具特色。目前这一目标基本实现,企业又有了新的规划——在未来3~5年内,从行业、产业、事业三个层次上各有突破,既要站在行业高度,紧跟行业进步的大方向;又要从产业链上下游着手进行研发推广;还要承担社会责任,让员工的事业蒸蒸日上。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