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涂料与油墨 >> 人物访谈 >> 正文
郑益坤:平生笃爱漆味“香” 不遗余力为传承
2011-11-24 来源:东南网
关键词:漆艺 脱胎漆器 郑益坤

    作为在漆艺方面造诣深厚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郑益坤被文化部授予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郑益坤不仅继承、发扬了前辈们制作脱胎漆器的技艺,并且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传给了他的孩子和学生。

    为求学,放弃稳定收入

    1936年,郑益坤出生于福州郊区的一个普通农家。因为生计,读小学时,他就开始跟木工师傅学习简单的手艺。家里母亲的一件嫁妆——精美的“沈绍安正记”漆镜盒,让郑益坤从小就知道了沈绍安家族和福州脱胎漆器的美。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扶持脱胎漆器制作业。在李芝卿大师的倡议下,福州工艺美术学校于1956年成立,向社会招收50名学生学习漆器专业。当时,已毕业分配到福州郊区办事处水利科工作的郑益坤,得知后迫不及待地要报名,但单位领导告诉他,如果去上学,工资将要停发。出于对脱胎漆器艺术的热爱,郑益坤还是毅然决定去报名。
    几经周折,郑益坤终于争取到报名机会,可学校的招生工作已结束并上完了两周的课程。学校负责人看着眼前这位抱着一大摞作品,风尘仆仆赶来的农村孩子,勉强同意破格为他加试一场。郑益坤展现了良好的造型能力,他被录取了。

    为发展,不断探索创新

    相较于其他仅在某专项漆工艺技术方面能力出色的工艺大师,或单纯进行艺术创作的漆画家,郑益坤在漆艺上的探索是多元的:不仅涉及漆画创作,还大量从事漆艺的设计与研究,甚至还倡导、组织、参与了与漆艺相关的科研开发。
    1960年,郑益坤以优异成绩从福州工艺美校毕业,辞去原来的工作到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漆艺创新设计。他一方面虚心向研究所的漆艺专家学习,另一方面虚心地向漆器厂的工人师傅们请教,较为系统地掌握了漆工艺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就取得多项成果。
    郑益坤重新恢复传统漆沙砚工艺,研制出标准的漆沙砚制品,获福建省工艺美术优秀创作设计奖;创作的“万象更新”脱胎盒,被原福建省二轻厅授予创新设计和制作工艺奖;组织研制开发的漆器移饰新工艺,被原国家轻工部授予科学进步三等奖;倡导和参与开发的漆器闪光装饰漆膜,被原轻工部授予全国轻工业科技金龙腾飞奖。他还将装饰漆膜的成果直接运用到漆画创作中,开启了漆画创作中使用漆膜镶嵌的先河,拓展了漆画表现的空间。同时,郑益坤创造出一种新的漂漆浸渍漆艺技法。在自己最擅长的创作题材——金鱼上,郑益坤也在不断探索。他的金鱼漆盘作品,被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内,著名的美学评论家王朝闻先生看后风趣地赞道:“气死猫”。从此,郑益坤“金鱼坤”的雅号在福州漆画界不胫而走。
    “我这辈子,虽不敢断言已熟谙漆性,但闻惯了漆味,只觉得是种香气。”郑益坤如此表述对这一事业的热爱。

    为传承,卖画贴钱招徒

    对于脱胎漆器工艺的日渐式微,郑益坤有着强烈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他认为,自己是福州脱胎漆器技艺承前启后的一分子,要把前辈教给他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后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郑益坤的儿子郑鑫具有艺术天赋又肯学,自然从父亲那里学到了诸多福州脱胎漆器技艺的真谛。从1959年到1995年,郑益坤几度参与人民大会堂万人宴会厅、台湾厅和福建厅等的室内装修设计。1995年,郑益坤最后一次参加人民大会堂的装修,这一次,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的郑鑫,以最年轻作者的身份与父亲携手献艺。
    除了儿子之外,郑益坤希望能够再找到其他可以传承衣钵的徒弟,但曾有不少学生因为经济方面的现实压力纷纷改行。为了留住学生,郑益坤不惜卖了自己的画作,给仍处于学徒阶段的学生发补贴。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漆画、爱漆画,郑益坤把创作之外的时间都放在到各个艺术院校给学生讲课上,对有志于漆艺创作的年轻学子总是倾囊相授。 2007年的一天,郑益坤突患中风,医生叮嘱他再不能过度劳累,老人就把漆画教室设在了自己家里,欢迎爱好漆画的年轻人随时登门讨教。就在这一年,郑益坤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我将为祖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殚精竭虑、不遗余力。”直到今日,这位75岁的老人依然这么说、这么做。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