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法国巴黎世博会召开的第一天,一艘来自中国的船只停靠在了塞纳河畔。法国工人们早早地就开来了一辆大型吊挂车,因为他们得知今天运来的中国展品中有一件巨大的工艺品《大水牛》。然而,当“大水牛”亮相的那一刻,法国人惊呆了。原来,带队的中国人只用一只手,提着“牛脚”就从甲板走上了码头。他们忍不住惊呼:“这个中国人简直力大无穷啊!”
法国人不知道,这只看似巨大的“水牛”其实只有十多斤重,它正是一件以轻巧精致著称的福州脱胎漆器。福州脱胎漆器与景泰蓝、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
清朝油漆匠沈绍安
脱胎漆器的轻巧,源自于它独特的制作工艺,而这种制作工艺无疑归功于它的创始人——沈绍安。
沈绍安本是清乾隆年间的一名油漆匠,他在福州杨桥路双抛桥开设了一家小小的铺子。平日,沈绍安以油漆加工为业,同时制售一些诸如漆筷、漆碗之类的小商品。然而,正是这位普普通通的油漆匠无意中传承了本已失传的“夹纻”。
“夹纻”这门技艺在六朝时非常盛行,被广泛地运用于大型佛像的制造中。当时,要建造一座寺庙的大佛首先得用泥塑成胎,然后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待漆干后,反复再涂多次,最后把泥胎取空。因此这种佛像又有“脱空像”之称,用这种方法塑像不但柔和逼真,而且质地非常轻。可惜的是,晚唐时期,大多数漆艺佛像都被毁坏,“夹纻”技术也一度失传。
然而,机缘巧合下,在一次油漆工作中,沈绍安居然悟出了失传的“夹纻”,并运用于漆器的制造上。
沈绍安常常会到一些宅院或是寺庙中做油漆活。一日,他来到一座古寺做工时,偶然看到寺庙大门的匾额木头已经烂了,但用漆灰夏布裱褙的底坯却完好无损。这激发了沈绍安的灵感:何不仿照匾额底坯不烂的原理制造一种更为轻薄的漆器?
回家后,沈绍安将设想付诸实践。他用泥土先塑出模型,然后在模型的外面裱上夏布,涂上漆,等漆干了以后再脱去土模,髹(xiū,指把漆涂在器物上)漆加工上色。
经过反复的试验,脱胎漆器终于诞生了,这名油漆匠的创新从此开创了我国漆艺文化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