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一家传统的化学公司
“如果仅仅看化工市场,它整个的规模大概是在1.5万亿美元,但是我们将会在科技的驱动下,不断地开拓和进入新的市场。”
技术的变革正日新月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你认为未来哪些行业会给陶氏发展带来特别大的机会?
利伟诚:基于未来的发展几大趋势,我们制订了公司的发展战略。这些大战略涵盖健康和营养、能源、交通和基础设施、消费品等方面。每一个大的战略下面又有很多内容,比如健康和营养下面就有乳业以及医疗保健、食品等。如果仅仅看化工市场,它整个的规模大概是在1.5万亿美元,但是我们将会在科技的驱动下,不断地开拓和进入新的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讲,陶氏已经不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化学公司。
陶氏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如何?你认为对于化工企业而言,技术研发的最大价值在哪里?
利伟诚:在过去5年间,我们每年投入研发的费用高达16亿美元,在这基础上我们推出了500多个不同的项目,这些项目都是用来应对世界大的趋势与变化。
亚洲毫无疑问是我们创新的中心和枢纽,我们在上海研发中心有1700名科研和市场支持人员,也有一体化的业务和研发能力。我们希望能够创造更多的协同效应,并且推出更多的市场解决方案和技术,这些突破性的解决方案和技术不仅应用在世界范围之内,而且很多是针对亚太地区和中国市场的。
这些创新和研发的投资回报率如何?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
利伟诚:五年来,陶氏在创新方面的总投入高达90亿美元,给我们带来的预期回报大约达到310亿美元,这是个非常高的回报率。基于有些产品还是处于比较早期的研发阶段,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风险,未来3年我们新的创新项目带来的预期回报将能够达到120亿美元。
在陶氏化学转型过程中,中国市场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它为助推陶氏转型提供了哪些动力?
利伟诚:我可以举一些例子,上海陶氏中心在18个月之前刚刚成立和投入运营,这是我们在中国研发方面所做的非常大的投资,也是美国市场以外最大的一个一体化研发基地。我们能够在中国建立并成功运营这个研发中心,从业务发展能力上讲,是很大的一个革新;从产品和业务组合方面来看也近似于经历了一场大的革命。
陶氏在全球范围内2/3是特殊化学品,1/3是基础化学品。但是在中国市场上,由于我们在一些项目上的投资以及内部对某些业务的剥离,我们的特殊化学品业务和基础化学品业务比例是9:1。
中国已经成为陶氏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但要在中国改变现有业务组合对我们来讲是非常大的挑战。我们对于中国本土市场的人才培养和发展方面同样也倾注了很大的投入。目前陶氏大中华区超过99%的员工都是中国人,几乎涵盖了从基层到高层的各个阶层。
我们乐观地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陶氏第一大市场。
利伟诚已为陶氏效力长达34年,涉足制造、工程、销售、市场营销、商业、综合管理等多个领域。他的大部分职业生涯是在亚洲度过的,曾先后担任陶氏泰国区总经理及陶氏亚太区总裁。利伟诚于1976年在澳大利亚加入陶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