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新产业 >> 行业动态 >> 正文
低碳经济道路曲折但前途光明
2009-9-8 来源:科技日报
关键词:低碳经济 政策支持 碳收集

  碳收集和储存是关键
  中国和美国的电力供应主要来自燃煤火力发电厂,这也是中美两国排放二氧化碳总量偏高的主要原因。休斯介绍说,美国电力供应中火力发电厂约占50%,核电站(100多家)仅占20%。他认为,这种现状表明,短期内从化石燃料转变为替代能源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人们需要时间来完成这种过渡。无论是经济发达的美国,还是处于发展中的中国和印度,都有大量的煤炭储量,因此寻找途径在尽可能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利用煤炭符合三国的利益。
  既然无法在短期内摒弃煤炭的利用,于是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开发新技术,寻求到既能利用煤炭同时又尽可能减少排放甚至不排放的途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提出了碳收集和储存的技术。从理论上讲,该技术是通过对燃烧化石燃料的火力发电厂等独立排放源的二氧化碳进行收集和储存,从而缓解化石燃料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研究表明,收集的二氧化碳可以储存在地下岩层或深海之內,或者变成碳酸矿物。然而,由于埋藏在深海会使海洋酸化,因此藏在地下岩层成为最理想及可行的方法。现有的地点估计可以至少存储2000兆吨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全球60多年的排放量。
  科学家认为,如将碳收集和储存技术用于现代常规火力发电厂,有望将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减少80%至9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PC)估计,到2100年时,碳收集和储存技术对总体二氧化碳作用的缓解效果将在10%至55%之间。然而,收集压缩二氧化碳需要更多能源,这意味着安装了碳收集和储存技术的火力发电厂燃料的消耗将增加25%至40%,而安装了该技术的新发电厂的能源成本也将增加21%至91%。不过,近期的研究显示,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具有碳收集和储存技术的发电厂的成本将有望低于现在发电厂的成本。
  然而,能否实现碳收集和储存技术,人们却没有十足的把握。休斯表示,人们并不知道碳收集和储存是否将成为未来的技术。目前的情况是该技术在小型实验性项目中能够有效地工作,推广到大规模的结果却不得而知。人们面临的问题包括碳储存的安全性以及碳能源能维持多久,而这些问题的核心是如果该技术并不可行,那么是否存在着备用方案。他认为,现在应该在寻求后备方案方面进行投资。
  勒吉认为,人们应该相信碳收集和储存技术,它对美国以及中国、印度、澳大利亚、波兰等这些大量利用煤炭的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如果将其作为唯一的未来长期的问题解决手段是不符合现实的。她同时表示,即使该技术有效且可行,人们也只能将其作为人类向低碳经济社会过渡的技术和手段,2050年后,美国的能源供应中不应继续存在煤炭的成分。
  根据钱德勒的介绍,碳收集和储存从技术开发到商业应用分两个阶段完成,这大约需要20年的时间。该技术是否最终安全可靠,现在还是个未知数。但是,他认为,为解答其是否能成为可靠技术这个问题而投资是正确的选择。他同时坚信,无论碳收集和储存技术的未来如何,大量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手段是人们首选的目标。
  实现共同理想需合作
  谈到中美两国低碳能源技术合作,勒吉表示,自己首先想到的是煤炭利用技术方面的合作,其中包括碳收集和储存技术以及其他煤炭技术。其次是寻求新燃料和新技术,以获得低碳或无碳排放的能源。两国合作将有助于双方能源战略的实现。此外,她认为,中国拥有众多人口稠密的城市,如果能够在这些城市中寻找到既解决交通问题又解决排放问题的途径,那么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大城市将具有指导意义。
  钱德勒表示,美国和中国都是能源消费较大的国家,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节能方面,两国均能有所作为。他认为,中美应协力消除阻碍,通过对现有节能技术的有效利用增强人们减排的信心,并从经济上大力扶持新的节能技术和从事节能技术的新公司。此外,两国应加强磋商,解决分歧和消除技术转让壁垒,让技术通过转让和推广为减排服务。他强调,消除两国间的阻碍是十分艰巨的工作,需要双方高层领导间的努力。
  休斯认为,中国现在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因此中美减排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是共同开发节能汽车和车用电池技术。随着氢能源技术的发展,在燃料电池技术方面可能出现重大的突破。此外,他表示,中美以及其他国家在煤炭利用新途径上也有共同需求,开发煤炭利用技术符合双方的利益。两国的高层领导应大力支持这种合作。
  最后,在回答低碳经济社会离人类有多远的问题时,专家们均表示,这是一个相当远的目标。不过,现在全球范围的人们已经开始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思考减排问题,这是一个显著的变化。它标志着人们减排的一个起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勒吉强调,气候变化问题所带来的挑战不是环境保护或经济发展问题,事实上低碳经济之路是人们唯一实现低成本发展的道路。迄今,世界众多的人士所达成的共识是,依照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代价。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莉莉)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