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涂料与油墨 >> 人物访谈 >> 正文
百年陶氏:韧的战斗 下一个百年以变革开端
2009-8-26 来源:商务周刊
关键词:陶氏化学公司 罗门哈斯 利伟诚 环氧氯丙烷 液态环氧树脂 麦健铭

    “我相信未来油气的价格和原材料的价格还是会上升。”6月2日,利伟诚在出席上海陶氏中心揭幕仪式时接受本刊采访时认为,这不但会导致未来陶氏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进一步侵蚀利润空间,而且还会带来更激烈的同质化竞争。
    所以,上任伊始,他就试图让陶氏摆脱对上游石油及天然气等原材料的成本束缚,彻底转变业务结构,保证高利润增长。与此同时,伴随着陶氏业务的转型,利伟诚还从内部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上对陶氏进行大规模改造。
    “所谓转型,意味着致力于以不同的方式开展工作。我们正在从高度集中及标准化的模式,转变为由3个迥然不同的业务模式和1个精简高效的公司中心组成的新型架构。”利伟诚说,“今天的重组将有力支持陶氏未来的发展。鉴于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急剧蔓延,我们正在加快实施这些措施,而且我们必须调整自身以适应市场低迷的严峻挑战。”

    “轻资产”之轻

    在困难时期,虽然很多公司高管都知道问题症结所在,但在执行上却表现得千差万别。与迈克尔·帕克的犹豫不决相比,利伟诚在消减开支、关闭和出售低利润的非战略性资产、改善公司财务灵活性方面非常果断。
    1976年就加入陶氏的利伟诚认为,陶氏多年立足的烯烃类等基础化学品受行业周期和成本波动的影响太大,为了下一个百年的发展,首要的是减轻基础化学品业务的比重,虽然这在情感上有些难以割舍。
    2005年,陶氏开始在上游产业实施“轻资产”战略。“轻资产”战略的首要措施就是裁员闭厂,出售一些非战略性资产。这前后,陶氏首先关闭了在北美的30多个工厂。2006年4月1日,施达伟正式退休,利伟诚兼掌董事长一职。这一年,陶氏将南非的铬鞣化学业务转手给朗盛公司;2007年底,陶氏宣布全球性裁员1000人。
    利伟诚在一份书面声明里明确指出,改善财务结构、降低成本一直是陶氏的当务之急,今后陶氏将持续致力精简组织,强化资产与企业结构。
    外界也明显感觉到,从2007年开始,陶氏转型加速。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日益紧迫的成本压力。2007年,能源和原料支出占到了陶氏运营成本的一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临,陶氏在能源和原材料上的花费更是达到320亿美元,是2002年的4倍。
    利伟诚不得不更大范围的展开成本压缩。2008年年中,陶氏停止了四种基础化学品的生产,年底又宣布暂停欧洲和美国高成本地区的20多家工厂,并且根据减少运营的预期,在全球裁减合同工约6000人。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下页 末页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