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石化 >> 行业动态 >> 正文
发改委回应成品油价格有关热点问题
2009-7-15 来源:慧聪网
关键词:发改委 油价

    二、如何看待石油石化行业盈利

    石油是高风险的行业。上世纪80年代,石油价格长期低迷,国际市场油价一度跌破每桶10美元,一些小的石油公司纷纷倒闭或被兼并,各国石油企业都面临极大的经营压力。近两年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各国石油公司利润都有大幅度增加。由于我国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适当调控,同时对上游国产原油征收特别收益金,因此中石油、中石化的盈利水平相对国外石油公司并不高,去年因炼油业务整体亏损,两大公司实现利润甚至出现负增长。2008年中石油、中石化分别实现利润1618亿元和242亿元,比上年下降16%和71%。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保障石油供给,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挑战。中石油、中石化是国有控股企业,担负着保障国家石油供应的责任。国家在两家企业中持有股权分得的利润,主要用于再投入,进行石油勘探开发和增强石油供给能力。近年来,中石油、中石化用于油气勘探开发、建设炼油化工能力的资金逐年增加。2008年,中石油、中石化两公司用于这部分的资金投入分别达1845亿元(其中勘探开发投入1570亿元,炼油建设投入275亿元)和701亿元(其中勘探开发投入576亿元,炼油建设投入125亿元)。

    为了调节石油行业与非石油行业的利益关系,2006年3月15日国家决定对国产原油开征石油特别收益金,在原油价格上涨到每桶40美元以上时,将原油开采企业获得的一部分超额利润收缴中央财政,征收比率为20-40%,主要用于对种粮农民、林业、渔业、城市公交和农村道路客运等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进行补贴,以及扶持节油和石油替代行业发展等。据统计,2006-2008年,中石油、中石化两公司分别累计上缴特别收益金1600亿元和530亿元左右。因此,社会上认为国产原油成本低,却可卖国际水平的高油价,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三、国家按机制调整成品油价格与企业在权限范围内自主定价是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

    目前国内汽、柴油价格实行最高零售价和最高批发价管理,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供求情况确定具体批发价格或零售价格。在市场供过于求时,企业实际销售价格可能低于国家的上限价格。在市场供不应求时,最高零售价格和最高批发价格将发挥作用,防止价格不合理上涨,保护消费者利益。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小杨)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