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橡胶 >> 市场行情 >> 正文
资金力量继续推动 沪胶步入振荡牛市
2009-12-24 来源:成都倍特期货
关键词:天然橡胶 沪胶

  图四国内天然橡胶库存量


图为国内天然橡胶库存量走势图。(图片来源:上海期货交易所)

  2.中国国储收储成为胶价反弹的“导火索”
  为保护橡胶产业,2009 年世界主要产胶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各种托市措施来支撑天然橡胶的价格。东南亚产胶国联合采取了降低产量、削减出口等救助行动来提振胶价。中国政府为了避免橡胶产业和国内农垦的利益遭受重大破坏,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胶企、胶农的保护,而中国国储采取的“收储”措施则成为推动胶价反弹上涨的直接“导火索”。在2009 年上半年,国储公布了总量为10.5 万吨的天然橡胶收储计划,这在当时不论是对稳定天胶市场,还是对恢复投资者信心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而在2009 年9 月当市场因中美两国“轮胎特保案”事件而遭受强烈冲击之时,国储在市场上的操作更是于关键时刻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不但一举扭住了胶价的下跌之势,更是极大了提振了投资者信心,并直接促成了沪胶在2009 年10 月向上一举突破2008年6 月高点和12 月低点间50%中分位这一重要的压力位。
  但是,我们认为各国政府的托市政策措施只是促成胶价在2009 年大幅走高的外因——或者说仅是起到“导火索”的作用;沪胶能够重新反弹至20000 元/吨价位之上的内因则应该是市场中十分充裕的投机资金和投资者强烈的通胀预期这两个因素的结合。
  3.资金力量主导胶价走势
  作为宏观经济刺激政策的一部分,2009 年中国货币政策的宽松度可谓是前所未有。据央行公布数据的显示,2009 年前三季度中国货币供应量增速达到29.31%,增幅比2008 年末高11.49 个百分点;新增贷款总额共计8.67 万亿元,同比多增5.19 万亿元。
  图五2009 年中国国内货币量走势


图为2009年中国国内货币量走势图。(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网)

  货币供应量的迅猛增加给市场带来了充裕、甚至是泛滥的流动性。由于实体经济复苏程度有限,其所能吸纳的新增资金比例不高,这就导致了全球商品市场呈现出投机资金涌溢的“不差钱”局面。同时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复苏势头明显,也使投资者对于风险的偏好出现实质性扭转,对通胀的预期以及对经济复苏的强烈信心驱散了恐慌情绪;这导致在2009 年中多头氛围始终笼罩商品市场。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