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锌离子电池以其高安全性、绿色可持续、高理论容量和低成本等优点而成为大规模储能的有力候选者。然而,锌负极和水系电解质之间的热力学反应引发的水分解和锌腐蚀阻碍了其商业化进程。采用厚锌箔(≥100 μm)可以减轻这些问题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但这将大大降低锌金属利用率(<1%),使其不适用于实际应用。此外,低N/P比、高静态腐蚀和间歇运行环境下,使副反应更加显著,也阻碍了锌基储能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原位构筑锌负极保护层是一种有效抑制副反应的策略。然而,目前许多的保护层制备方法使用非原位物理方法,如刮涂或旋涂,这些策略由于附着力差可能会导致其在锌表面开裂或脱落,并且保护层的厚度通常过高,阻碍离子扩散。因此,原位构建一种附着力强、耐水性好、离子扩散率高的多功能薄保护层对人工SEI层的开发仍然具有挑战性。
东华大学焦玉聪研究员前期围绕设计聚合物基电解质以优化锌离子电池性能领域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并发表了一系列相关工作如Angew. Chem. Int. Ed. 2023, 62, e202314456; Angew. Chem. Int. Ed. 2023, 62, e202307271; Energy. Environ. Sci. 2023, 16, 4561; Angew. Chem. Int. Ed. 2023, 62, e202215060; Adv. Mater. 2022, 34, 2110140等。
近期,东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武培怡/焦玉聪团队使用溶菌酶通过简单浸泡的方法原位构筑具有亲锌-疏水双功能特性人工保护层(LPL)以实现锌负极的高利用率。研究发现,溶菌酶由于疏水诱导聚集效应可以在锌表面形成稳定2D薄膜,在构象转变过程中,二硫键被破坏,溶菌酶构象从α-helix转变为β-sheet暴露出大量亲疏水官能团。其中半胱氨酸残基(Cys)、组氨酸残基(His)等亲水基团可以调节Zn2+溶剂化结构,修饰电双层(EDL)结构,加快离子扩散速率,改善Zn2+沉积行为;而色氨酸残基(Trp)等疏水性官能团,可以阻止水与锌表面直接接触,形成致密的阻水屏障层,有效抑制副反应和枝晶生长。基于溶菌酶保护层组装的锌锌对称电池在高放电深度(DOD: 77.7%)下可稳定运行超过1200 h,甚至在DOD达到93.2%情况下,依旧可以稳定运行120 h以上,组装的Zn//Zn0.25V2O5全电池在低N/P比(2.1)和高锌利用率(48%)下仍可保证长循环及高容量,相应软包电池在100 mA h下也可保持稳定。
图1 溶菌酶构象转变调节锌负极表面EDL示意图以及LPL构象转变和粘附性能表征
图2 Zn/Zn2+可逆性表征
图3 EDL结构调节表征
图4 锌沉积行为及副反应抑制表征
图5 全电池和电容器性能表征
得益于LPL良好的抑制副反应及枝晶的能力,基于LPL组装的Zn/MnO2,Zn/Zn0.25V2O5全电池和Zn/AC电容器展现出稳定的循环寿命。组装的Zn/Zn0.25V2O5电池即使在低N/P比及高锌利用率下仍然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进一步证实LPL的实际应用潜力。
以上研究成果近期以“Constructing Lysozyme Protective Layer via Conformational Transition for Aqueous Zn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Adv. Mater. 2024, 2314144)上。东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潘怡帆为文章第一作者,焦玉聪研究员和武培怡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314144
- 广西师大沈星灿教授、蒋邦平教授、梁宏教授团队:二价阴离子驱动溶菌酶凝胶化的普适性策略及其免疫记忆抗糖尿病伤口感染复发 2024-09-09
- 亚琛工业大学Andrij Pich团队等J. Adv. Res.:电荷反转和生物降解的壳聚糖基微凝胶用于溶菌酶触发的万古霉素释放 2022-03-31
- 东华大学丁彬教授/闫建华教授团队 ACS Nano:用于稳定锂金属负极的纳米纤维材料 2022-11-19
- 江科大晏超教授/张恒博士 AFM:构筑强极性基团终端的水凝胶电解质助力无枝晶锌负极,实现高安全性水系锌离子电池 2024-11-20
- 东华大学武培怡/焦玉聪团队 Angew: 磷酰胆碱两性离子保护层抑制锌负极副反应 2023-06-20
- 华南理工大学彭新文教授课题组 AM:半纤维素利用 - 3D打印制备半纤维素基锌负极支架提升锌离子电池性能 2023-04-09
- 东华大学王宏志、李克睿团队《Adv. Funct. Mater.》:环保丝肽添加剂的协同溶剂化和界面调控实现稳定水系锌离子电池 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