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由很多结构单元组成,即使每个结构单元在固体表面的吸附能很小,其加和就会使整链形成强大的吸附。近20多年的研究表明,聚合物与无机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会在固体表面形成无法被溶剂洗脱的“不可逆”吸附层,成为连接无机纳米颗粒与周围聚合物的桥梁,其结构与纳米受限聚合物材料(如纳米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质密切相关。目前的研究表明,吸附层的结构包括内部紧密链(Flattened chains)和外部松散吸附链(loosely adsorbed chains)的双层结构,然而吸附链动力学研究仍然具有挑战性。一般认为吸附链脱附能垒极高,被认为是“dead”,即无法在实验的时间和温度尺度内观察到脱附。
Figure 1. Schematic of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the XPS spectra of the regenerated flattened layer on the SiO2–Si substrate obtained from (a) [PS628-ec-FMA1.5]//[PS57 interfacial sublayer] (annealed at Tg + 50 K for 48 h) and (b) [PS628-ec-FMA1.5]//[PS57 flattened layer] (annealed at Tg + 70 K for 120 h).
Figure 2. The time for the flattened layer to begin exchanging (tfe) as a function of the N1/2 of adsorbed polymers in (a) [PS628-ec-FMA1.5]//[PS-flattened layer] and (b) [PS628-ec-FMA1.5]//[PS interfacial sublayer].
对于松散吸附链促进紧密吸附链加速解吸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厘清。他们暂时将该现象归因于两个方面:(1)在吸附层的形成过程中,松散吸附链和紧密吸附链之间很可能会形成相互缠结的结构。当松散吸附链在脱附时,可能会通过相互缠结的结构诱导紧密吸附链发生解吸。(2)从脱附热力学的角度来看,当松散和紧密吸附链同时存在并发生解吸时比单独紧密吸附链解吸时具有更高的熵变,因而更容易出现脱附现象。这些发现为深入理解吸附层结构及其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给出了新的思路,为设计和调控聚合物薄膜、纳米复合材料等的结构与性能提供了新的方案和途径。本工作由博士生任炜钊完成,通讯作者为徐健荃博士和王新平教授。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2161160317, 22173081和22203075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macrolett.3c00206
- 大连理工张淑芬教授团队 Small:基于双层形状记忆光子晶体的不可克隆加密-验证策略 2024-09-20
- 西南交大杨维清/邓维礼 ACS Nano:具有硬隔离配置的层次化压阻传感阵列 2024-04-19
- 中国科大曾杰教授 Angew:甲醇原位产氢辅助聚苯乙烯高效降解制备烷基苯 2024-04-11
- 浙江理工大学王新平课题组徐健荃博士 Macromolecules:基底表面化学决定聚合物吸附层的结构 2023-03-02